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党支部事迹材料(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优秀党支部事迹材料
近年来, 老庄村党支部紧密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农村基层组织“五个好” 的总体目标, 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 锐意进取, 不断深化支部“五个好” 建设, 取得显著成绩, 连续被授予县、 乡 “文明村” 、“优秀党支部” 等荣誉称号。
一、 抓班子队伍建设, 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
首先按照“五个好” 要求, 抓好班子的自身建设。
该支部十几年来始终连选连任, 团结一致, 不断进取,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
把她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 建立健全我村两委班子及制定规章制度。
支部一班人紧密围绕党支部周围, 齐心协力,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我村充分利用每月一次周期性党员活动和一年两次党员培训及民评等活动,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一是学习当得路线、 方针、 政策。
二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是党的宗旨教育。
并且进行记录, 年中进行评比, 以促进我村每个党员积极上进。
二、
抓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全村的行路难、 吃水难问题。
2011 年我村支部本着“投入不断档, 发展不停前” 的指导思想。
多方吸引资金, 积极发展本村经济。
1、 治理环境抓规划, 示范带头新农村。
2011 年我村把重点围绕县委建设新农村“五新” 思路, 实施了两项工程。一是解决全村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去年 7 月 24 日的一场洪水彻底冲毁了我村早年修建的桥梁, 今年, 经多方筹资 50余万元修我村通往邻村的漫水桥一座, 另外, 筹资 30 多万修村组通 1. 4 公里, 较有效地改善了村东西两头群众的出行问题, 使原来晴天“扬灰路” , 雨天“水泥路” 的面貌稍有改观, 有效缩短了孩子们雨天和稀泥的路程。
二是抓住今年的有利条件, 争取上面资金 30 万, 利用我村深井水改变我村群众吃水难工程, 现主管道已铺设完毕, 进组入户的管道已经开始铺设, 很快全村群众就能够吃上自来水。
三是我村地处丘陵, 荒坡较多, 粮食作物收获后, 秸秆无法处理, 我
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搞养殖业, 利用秸秆, 减少污染, 增资创收。
四是鼓励农民外出务工, 就地转移。
全村从事建筑、二、 三产业及外出务工人员打 300 余人。
这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也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2、 抓创建、 重教育, 完善精神文明号体制。
深入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
破除封建迷信, 提倡移风易俗。
几年来我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 破除封建迷信活动。
成立红白理事会, 喜事新办, 丧事简办, 杜绝铺张浪费。
形成了活着孝顺, 丧事简办的好风气。
(2)
加强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 不断完善生活环境。
(3)
开展普法教育,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我村把普法教育列入重要议程, 村室设立了治保民事调解委员会,定期利用广播、 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
使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
三、
立足“五个好” 目标, 建一套好制度
该支部在创建“五个好” 农村支部活动中, 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党支部、 村双委会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周期性党员活动制度、 每年一次党员培训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坚持在实践中落实, 保证“五个好” 建设的正常运行。
在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中, 支部成员将村里各项制度当做一面镜子, 做到随时照一照, 因此也规范了干部行为, 促进干部廉洁自律, 使干部都能照章办事、决策民主、 办事公开。
深化农村“五个好” 支部建设, 发展壮大村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
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按照市县乡 统一要求, 结合村实际, 继续做好工作。
老庄村党支部 2011. 11. 25
优秀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曹村乡 老庄村
樊志华
我叫樊志华, 是老庄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兼老庄村党支部书记, 在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 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 锐意进取, 不断深化支部“五个好” 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一、 狠抓班子队伍建设, 发挥党支部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
首先按照“五个好” 要求, 抓好班子成员的自身建设。与班子的所有成员一起认真学习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
把她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指南, 着手建立健全我村两委班子及制定规章制度。
支部一班人紧密围绕党支部周围, 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同时, 充分利用每月一次周期性党员活动和一年两次党员培训及民评等活动,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一是学习当得路线、 方针、 政策。
二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是党的宗旨教育。
并且进行记录, 年中进行评比, 以促进改村每个党员积极上进。
二、
抓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全村的行路难、 吃水难问题。
2011 年, 是我村变化最大的一年, 我村本着“投入不断档, 发展不停前” 的指导思想。
多方吸引资金, 积极发展了本村经济, 改善了我村以往的村容村貌, 是全村群众行路不再难, 吃水不用愁。
去年 7 月 24 日的一场洪水彻底冲毁了我村早年修建的桥梁, 彻底阻碍了我村群众同外界的通行, 为了尽快回复道路, 今年, 我协同村双委一帮人经多方筹资 50 余万元修复我村通往邻村的漫水桥一座, 另外, 筹资 30 多万修村组通1. 4 公里, 较有效地改善了村东西两头群众的出行问题, 使原来晴天“扬灰路” , 雨天“水泥路” 的面貌稍有改观, 有效缩短了孩子们雨天和稀泥的路程。
同时, 抓住今年的有利条件, 争取上面资金 30 万, 利用我村深井水改变了我村群众的吃水难工程, 现在主管道已铺设完毕, 进组入户的管道
已经开始铺设, 预计全村群众很快能够吃上自来水。
此外,我村地处丘陵, 荒坡较多, 粮食作物收获后, 秸秆无法处理,为解决这一难题, 我带领干部群众大搞养殖业, 利用秸秆,减少污染, 增资创收。
再者, 由于我村人多地少, 大多数村民过了农忙时节, 就显得无所事事, 我看在眼里, 愁在心里,经多方走访联系, 鼓励农民外出务工, 就地转移。
全村从事建筑、 二、 三产业及外出务工人员打 300 余人。
这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也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三、
立足“五个好” 目标, 建一套好制度
村支部在创建“五个好” 农村支部活动中, 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党支部、 村双委会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周期性党员活动制度、 每年一次党员培训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坚持在实践中落实, 保证“五个好” 建设的正常运行。
在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中, 支部成员将村里各项制度当做一面镜子, 做到随时照一照, 因此也规范了干部行为, 促进干部廉洁自律, 使干部都能照章办事、决策民主、 办事公开。
深化农村“五个好” 支部建设, 发展壮大村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
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按照市县乡 统一要求, 结合村实际, 继续做好工作。
推荐访问::优秀党支部事迹材料 党支部 事迹材料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