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教育【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我国农村教育【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浅析我国农村教育【精选推荐】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近 13 亿人口, 9 亿在农村, 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据着基础性地位,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发展、 稳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 全局性的问题,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虽然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从经济发展总体状况上看,发展仍然不足。

 目前, 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中, 人的因素始终是最根本的因素, 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国有 9 亿农民, 要将我国农村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优势, 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 就离不开农村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教育是一种具有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复杂的社会活动。

 农村教育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 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先导性产业、 决定性产业。

 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教育无疑就成为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 我国农村教育无论在教育规模方面,还是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方面, 都有了极大发展, 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一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基本做到了县有重点高中、 职业高中 (职教中心)或农民中专; 乡 镇有普通初中、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农科教中心)、 中心完小; 较大的村有完小、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 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 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 适应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 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 还有约 15%的人口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扫盲和巩固扫盲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

 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结构还不尽合理。

 农村教育结构单一,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 全国约一半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只有 20%左右。

 就多数地区的农村教育自身而言, 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脱离经济、 社会及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 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

 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 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主要是希望通过接受教育, 以升学的方式向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移民”, 升学意识占主导地位。

 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 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较少, 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 造成教育在育人、 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

 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较早的人, 往往文化水平较低, 如文盲、 半文盲, 小学、 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

 农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 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这些弊端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进而影响着农村人口质量和农村地区生产力的提高。

 应当认识到, 我国农村教育已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失去了其超前指导作用,农村教育改革落后于农村经济改革。

 尤其是在贫困地区, 教育与经济处于一种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

 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收入低→教育投入低→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人口素质低→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足→经济发展落后。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难以满足农村、 农业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更不能适应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 农村教育滞后不前的原因 (一)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薄弱, 未能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体系。

 目前, 农村基础教育勉强成体系, 但是这个体系的质量令人担忧; 而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一些零星教育, 根本未能形成体系。

 农民受教育程度受制于这样的农村教育体系, 不但传统意义上的文盲、 半文盲率难以降低, 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文盲无法扫除, 至今仍然在增加。

 其结果, 贫困农村农民的素质低下就是铁定的事实。

 在这种现状下, 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就成为一种空想。

  (二)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上世纪 70-80 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 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 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 70%以上; 二是任语文、 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 音体美、 英语教师十分缺乏; 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 专科学历的

 新教师, 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 而由于编制限制, 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 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 往往也难扎根, 通常是干了几年, 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 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 四是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 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造成这种状况, 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 教师要求调往城区; 另一方面, 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 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 走。

 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 不能吸引、 留住优秀人才。

 (三)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

 与城市相比, 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 教学设备缺乏, 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农村学校图书陈旧, 试验、 电教仪器不完备, 多媒体设备缺乏, 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 农村小学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

 有些学校, 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 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 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 成了摆设。教学环境上, 农村中小学校舍差。

 在学区合并以后, 有的寄宿制中学仅仅有一栋教学楼而已, 学生的住宿、 就餐条件极差。

 (四)

 辍学之风抬头。

 个别地区的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 30. 4%, 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 20 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那一代, 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 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 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 确实令人担忧。

 有社会学家指出:

 “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因教致贫、 因教返贫现象。

 某省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 占返贫总数的 50%。

 ” 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 于是辍学之风抬头。

 农村教育是一个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 为了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必须采取深入有效的措施三、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

 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

 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

 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

 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要“挂羊头卖狗

 肉”, 要脚踏实地, 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 就应该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减下来, 不要让全体适龄农村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学。

  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应该是优质的, 与城市教育比较, 农村基础教育的含金量极为逊色。

 配合农村人口的转移, 城市化建设的加速, 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个体系的质量, 其中包括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

 (二)农村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观念, 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兼顾到升学上来。

 农村教育部门要主动关心当地经济的发展, 始终坚持为农业、 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参与社会生活的变革, 使教育在农村 “两个文明” 建设中发挥作用。

 否则, 农村教育自身不能健康发展, 也不能发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 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 经费保障、 因地制宜、 加强管理” 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 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

 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有资料表明, 我国人口多、 教育规模大, 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 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

 但在国内比较, 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

 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

 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 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

 因此, 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 真正实现根本振兴, 首先, 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 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

 其次, 多方筹集集资金。

 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 吸引社会上的团体, 组织, 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四)

 统筹城乡 教育资源。

 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 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

 面对当前城乡 教育情况, 就要积极制定城乡 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 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

 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 增强区域内城乡 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 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 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 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 实现图书资源、 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农村教育影响广泛, 既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展农村教育, 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更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发展农村教育, 办好农村学校, 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 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推荐访问:浅析我国农村教育 浅析 农村教育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