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3篇)

篇一: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

  

  ◆

  教育评价◆

  《十年来教学评价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在理念上取得丰硕成果,如评价功能从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形成生评价,等等。由于缺乏及时、深刻的经验总结以及未能解决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学评价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促进作用虚化、评价标准泛化、评价手段形式化、评价结果模糊化的情况,从而导致考试压力的下移。笔者认为,要让评价改革顺利推进,必须加强对评价理念应用措施的研究,并注意总结经验。

  ——摘自《中小学教育》二0一二年

  第一期

  ◆

  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几种形态的动力问题探讨》

  本文拟从教学动力的角度对教学协作、教学交往与教学竞争这三种教学形态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认为,教学协作产生向心力,确保有效教学顺利进行,产生启智力,确保教学根本任务的完成;教学交往产生教学观念转变力,这是有效教学的思想前提,产生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力与感染力、带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竞争产生压力、表现力和张力,形成更加合理的教学系统。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二0一二年

  第一期

  《专题: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文起于思”,学生作文时说理分析透辟、深刻的,往往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富有见地,新人耳目的,往往具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学生日常写作和高考作文中存在的“华而不实”、“空洞无物”、“逻辑紊乱”等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冷静反思问题的根源,积极探索如何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期在“学科视点”栏目中设置专题“作文教学中原思维能力培养”,聚焦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思考所得和实践成果,以期为大家的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自《高中语文教与学》二0一二年

  第一期

  《作文教学:作前指导课怎么上》

  一次作文训练能否取得好的效果,能否产生一批好的文章,学生作文能力是否得到了预期有效的锻炼,作前指导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或指导不到位。那么,写作前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何把指导落实处?希望郑晓龙主持的这一专题能够给我们以启示。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二0一二年

  第一期

  《中学数学学案教学的研究与展望》

  所谓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符合课改理念的学案教学,能够作为一种有效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它既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又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热点。那么,目前数学学案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将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数学学案概念、教学模式、学案类型、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学案的后续研究方向。

  ——摘自《教学与管理(03)》二0一二年

  第一期

  ◆

  教研.课题◆

  《专题:随文识字》

  目前小学低年级阅读课“随文识字”的教学,普遍存在“随文识字”的课时目标不明,阅读与识字相分离,生字字形教学不能做到识、记、写有机结合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低年级阅读课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郭根福老师组织了几个学校的老师们开展的这个课题,为寻找提高小学低年级阅读课“随文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摘自《小学语文》二0一二年

  第一~二期

  1教育研究

  论实践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17数学的意义与数学教育的价值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58适当的惩罚教育同样充满爱

  基础教育参考(上)2012.01.66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数学教育漫谈之一

  中学数学杂志

  2012.01.01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与教师的责任

  教学与管理(06)2012.01.05教育制度的基本假设及其建设原则

  教学与管理(03)2012.01.05学校公民教育的隐性缺位与补位对策探究

  教学与管理(03)2012.01.08中小学生存教育的价值探讨及课程资源开发

  天津教育

  2012.01.432012年关注什么

  人民教育

  2012.01.12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冲突事件与化解策略

  中小学教育

  2012.01.49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12普适与朴素: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品质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31数学教学的三种水平及其理论分析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63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基础教育参考(上)2012.01.62课终艺术:意未尽

  思无穷

  基础教育参考(下)2012.01.38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语文教学设计及教案样式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B.29语文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及其合理利用

  中学语文

  2012.01.03文本意义、教学价值与课程目标

  高中语文教与学

  2012.01.07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表达形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01.10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互动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01.23经典诵读活动:成绩、问题与对策

  语文建设

  2012.01.70朗读的几种特殊语言技巧

  语文建设

  2012.01.76我国语文教科书百年变革历程透析

  中学语文教学

  2012.01.11谈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一)

  中学语文教学

  2012.01.16“观课议课研修报告单”的使用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2.01.09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01.07中介学习经验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天津教育

  2012.01.51逻辑之美,语文教学的理性觉醒

  江苏教育

  2012.01.32探索高效课堂

  湖北教育

  2012.01.04高效课堂“三、六、九”:理念、“不等式”与实践建议

  福建教育

  2012.1/2B.53课程改革

  坚持与时俱进

  巩固发展课程改革成果

  遵循历史学科时序性

  凸显历史发展主线——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

  2012.1/2.95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

  2012.1/2.10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

  基础教育课程

  2012.1/2.109新的起点

  新的高度——音乐课程几个重要内容的修订

  基础教育课程

  2012.1/2.131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概要

  基础教育课程

  2012.1/2.13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修订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

  2012.1/2.144课程改革本身也需要不断改革

  中小学教育

  2012.01.14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建构与实践进展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43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的实践省思

  基础教育参考(下)2012.01.03十年课改的深思与隐忧

  人民教育

  2012.02.312011年语文课程改革热点年度述评

  辽宁教育

  2012.01.19评价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评价

  中小学教育

  2012.01.30初中数学“五要素”课堂教学评价与实施

  福建中学数学

  2012.01.25小学生习作评价方式的几点新尝试

  小学语文教与学

  2012.01.46基于开放和多元的个性课程评价

  湖北教育

  2012.01.24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母语教育的新路径

  小学语文教与学

  2012.01.1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调查作文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教与学

  2012.01.17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2.1/2.11活动课课例评析

  “起名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纪实与评析

  黑龙江教育

  2012.1/2.50研(探)究性学习

  与语文领域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解悟

  中学语文

  2012.01.06小数教研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和结构改革六十年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70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时目标定位的思考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2.01.04课题引领

  合作共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2.01.06如何开展数学社团活动

  教学月刊(数学

  小学版)2012.1/2.04合理运用表象

  深度理解算理

  教学月刊(数学

  小学版)2012.1/2.48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指导策略

  教学月刊(数学

  小学版)2012.1/2.55课堂教学“多余环节”的学科审视

  小学数学教与学

  2012.01.05专题:数感培养

  小学数学教与学

  2012.01.09变脸:小学数学讲评课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小学数学教与学

  2012.01.29计算教学的新理念:以计算品质的培养贯穿计算教学的全过程(下)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41“认识钟表”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86计算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八)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114探寻儿童思维与“教师思维”的桥接之路

  江苏教育

  2012.01.39让学生自己“织网”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C.04故事:儿童言语和精神的美丽栖居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C.13让“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航标灯”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C.17“课境”——诗意语文的又一种言说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C.20文学教育在小语

  小学语文

  2012.1/2.05识字写字

  小学语文

  2012.1/2.22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

  2012.1/2.44六问“单元预习单”

  小学语文教师

  2012.01.42教学反思反思什么

  小学教学研究

  2012.01.04薛法根课堂教学“示弱”艺术赏析

  小学教学研究

  2012.01.15正确处理九大关系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小学教学研究

  2012.01.33小学课例评析

  “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与思考

  小学教学(数学)2012.01.34“认识厘米”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教学(数学)2012.01.39“认识时、分”课堂实录

  小学教学(数学)2012.01.46《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

  小学教学(语文)2012.01.18《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2.01.44《平均分》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08《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12《认识容量和升》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14《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一)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17《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二)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20《三角形的特性》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22《生活中的负数》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24《平移和旋转》教学实录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2.01.36《柳树醒了》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01.2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01.25《忆江南》教学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月刊(数学

  小学版)2012.1/2.38“因数和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月刊(数学

  小学版)2012.1/2.86“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教学月刊(数学

  小学版)2012.1/2.94“平行与相交”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04“平行与相交”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14“小数的性质”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59“认识整时”课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77“作息时间表”教学思考与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92“认识钟表”教学思考与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99“24时记时法”教学思考与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104“圆的面积”教学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

  2012.1/2.141《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河北教育

  2012.03.15《勿勿》教学纪实与评析

  黑龙江教育

  2012.1/2.46《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与评析

  黑龙江教育

  2012.1/2.4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纪实与评析

  黑龙江教育

  2012.1/2.66理科教研

  数学教学目标再思考

  中学教研(数学)2012.01.01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思维训练

  中学教研(数学)2012.01.32中学“统计与概率综合内容”的设计与思考

  数学通报

  2012.01.34数学理解型教学及其课例设计

  数学通报

  2012.01.41基于“发现学习”理念的数学教学设计模式

  数学教学研究

  2012.01.06信息技术与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求解策略

  数学教学研究

  2012.01.59浅谈新课程下符号意识的含义及其培养

  数学教学研究

  2012.01.63在教材中渗透数学实验的思考与实践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2.1/2.12文科教研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B.25语文教科书解读的元文本化

  语文教学通讯

  2012.1B.62对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中学语文

  2012.01.23类型化叙事症候剖析及其矫正策略

  中学语文

  2012.01.26现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关键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01.48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01.56关于初中文言文起始教学的若干建议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01.58如何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平淡如水的散文怎么教

  小学语文教师

  2012.01.29“有了一流的名校长、名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

  天津教育

  2012.01.19完善两个机制

  抓好两个重点

  人民教育

  2012.02.02对初中生数学作业负担的讨论

  福建教育

  2012.1/2B.8调查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土理解

  中小学教育

  2012.01.53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调查研究

  中小学教育

  2012.01.60新课改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数学杂志

  2012.01.06小学生审题能力的调查研究

  教学与管理(06)2012.01.2学校管理

  论教师考评八项原则

  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

  校长如何进行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渗透的内涵、特点及模式

  学校品牌的开发与维系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11)

  队伍建设

  对幼儿园教师培训问题的思考

  “国培计划”专栏

  以项目组为载体的参与式培训者培训模式探究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角色的再定位探究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基模及其本土化培育

  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共赢模式的实践探索

  其它学科教研

  品德课程: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沃土

  幼儿教育

  幼儿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初探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的区域游戏选择及教师的指导

  通过数学游戏发展幼儿的感数和计数能力

  音乐律动活动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命题

  考试指导

  中考作文命题有待改进的问题

  2012年高考文言实词、虚词备考指导

  实施《课程标准》后高考数学能力考查研究

  浅谈基于名题背景的试题编制

  名师工作室名师谈2012年我省(福建)高考复习策略

  外国

  港澳台教育

  美国校车:构筑学生安全的坚固城墙

  香港课程与学校改革:对学校领导的启示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及启示

  香港教师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23基础教育参考(上)2012.01.30基础教育参考(上)2012.01.52中小学管理

  2012.01.04教学与管理(03)2012.01.1教学与管理(03)2012.01.23人民教育

  2012.02.0幼儿教育

  2012.1/2.1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01.03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01.12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01.33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106课程.教材.教法

  2012.01.115辽宁教育

  2012.01.41

篇二: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当前张掖市甘州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认识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真情关心、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教职工奋发进取,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生均经费有较大提高;突出民生导向,建立了从学前到高中比较完整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公平取得积极进展;注重内涵发展,教育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迈出新步伐,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素质整体提升;积极深化课程改革,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总得看来,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能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教学点问题、择校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教师师德问题等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和人民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何坚持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确保“一个不少,人人都学好”,需要我们潜心思考,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下大力气解决。从全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整体战略中把握教育,我们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审视甘州教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审视甘州教育,群众对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仍然较低;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审视甘州教育,我们距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尚有差距;从队伍建设审视甘州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深化改革的广度审视甘州教育,教育改革的步子还不大;从教育发展环境审视甘州教育,教育基本是一条腿走路,出力不讨好;从实现教育治理的目标审视甘州教育,教育还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在招生入学方面,有的学校没有做到划片就近入学,“小饭桌”、跨区域、跨乡镇招生的现象依旧存在;在课程安排方面,有的学校总课时安排墙上一套,执行的是另一套;有的学校音体美课程开设不足、有的纯粹没上等。此外,一些学校在常规管理、校园安全、政府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学校减负、家长加负,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正视、去思考、去解决。为此,我们一定要头脑清楚,认清形势,紧抓新机遇,充分利用新条件,妥善应对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优势,攻坚克难,为实现“教育强区梦”而不懈努力。

  二、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考

  根据目前的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教育兴区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紧紧抓住新机遇,最大限度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九大提升工程”,启动开展“八项改革”,分步实施“八项发展项目”,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质量

  效益,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努力打造甘州区“美丽教育”品牌。

  1.聚焦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实施九大工程,全力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着力实施诚信教育工程,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美丽学子。以诚信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以诚信教育为抓手,真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以诚信教育为出发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实践教育体验;以诚信教育为落脚点,广泛开展“三爱”、“三节”活动,引导学生真诚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设青少年道德讲堂,培养有责任感、懂礼仪、讲诚信,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的一代新人。二是着力实施健康校园建设工程,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建设一批美丽校园。全面推进校园快乐一小时体育活县教育视点动,每一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启动中小学生综合体育运动会、足球等单项体育项目竞赛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三是着力实施艺术科技教育工程,提升师生的艺术和科学修养,培育一批爱美学子。加强艺术教师培训培养,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探索建立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艺术和科技教育体系;建立丰富的师生艺术社团、科技创造社团。学生在校期间学会1到2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加强书法和民间艺术教育,广泛开展艺术和科技展示活动。四是着力实施师资能力培养工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成就一批美丽教师。强化师德建设,制定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好师资培训项目,着力加强名师、教研和学科骨干“三支团队”建设;建立甘州区名师工作室,建立学科和师德教育专家库,实行教师梯队成长,力补农村教师能力“短板”,努力建设一支形象儒雅、言行优雅、情趣高雅、博学多才的教师队伍。五是着力实施减负工程,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轻负担、高效率的和谐育人环境。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教案改革,聚焦作业创新,聚焦微课堂,聚焦微课题研究,研究制定甘州区减负增效实施意见,全面减轻教师、学生过重负担,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营造快乐成长的育人环境。六是着力实施特殊需要教育工程,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确保人人成才。健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支援体系;坚持差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科以外的多元智能,着力教育学生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办法,兜住知识底线,实施特殊照顾和支援,努力让每一位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优异的发展和表现。七是着力实施阅读工程,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树立一批最美书香校园。持之以恒地推进阅读工作,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园读书活动,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推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读书十佳”创建活动,着力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创建学习型机关、书香型校园和文化型家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八是着力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整体提升学校品位,构建最美教育文化。坚持文化育人,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建设,倡导建立个性鲜明的教育文化系统,形成富有特色、立足实际的教育文化,推进“一校一特色”创建工作。九是着力实施

  “家校”共建工程,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培养一批最美家长。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家长培训工作,建立甘州区家长咨询委员会;探索建立家长义工制度;建立家长、学生申诉制度,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家长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倡导家长评价学校发展。

  2.聚焦关键领域,积极推进八项改革,集中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教育改革纵向推进。一是积极深化评价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成立社会评议教育和学校委员会,建立完整的社会评议学校和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校检查归口管理;积极建立中小学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高中学生学分银行,以评价体制的改革推进教育综合领域的改革。二是积极推进督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并能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建立政府主导、骨干参与、社会各界组成的督导团队,提升督导权威;推行“大区域分片、责任督学挂牌”管理制度,实行“权责双向”分担机制;实行督导结果公开制度;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估、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引导学校依法运行、良性竞争。三是积极推进队伍管理制度改革。有步骤推进校长任期制、聘任制,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激发校长工作积极性;全面部署并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大支教力度;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着力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深入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计划和教师两年一次健康体检计

  划,全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及时从严处理严重违反师德事件,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四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推进中小学城乡同步备课系统建设。积极探索,鼓励试点,积极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三大转变”;大力倡导“尊重、发现、关怀”的课堂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合作参与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坚持启发诱导,坚持以学导教,以学促教,着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育坚定的学习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五是积极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围绕国家课程,按照学生实际需要,拓展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渠道,鼓励教师发挥专长,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工作,积极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帮助;加强推进兴趣活动社团化建设;多渠道、多形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力争形成“一校一本”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品位。六是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围绕落实办学自主权,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初中升学招生办法;落实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牢牢把握各类命题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学校和家庭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综合能力提升方向转变。七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体化发展改革。进一步推行“互帮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模式,推行区域中小学共同体发展计划,实现管理的同质化,推进实现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向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八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以第一幼儿园为中心,分片组建四个学前教育发展联盟,推行一体化管理,确保科学保教,办出水

  平,促进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3.围绕热点难点工作,启动实施八大项目,以项目推动改革,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一是启动实施标准化建设项目,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重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艺术教育设施配套计划,办好村小和教学点,确保城乡中小学达到经费投入、办学条件、设施设备、师资水平、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六个一样”标准。二是启动实施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好每一所幼儿园。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乡镇改扩建幼儿园,促成新增学位稳步增长。坚持以公益性幼儿园建设为重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加强科学保教,着力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三是启动实施高中教育发展项目,提高区域高中教育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大力扶持职业高中品牌学科建设、推进职业高中教师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出台新一轮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意见,探索特色化发展导向及评价新路径,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四是启动实施教师培训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整合教师培训基地与教研、电教等力量,创新培训模式,全面实施校本研修提升计划、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计划、千名青年教师体育和艺术素养提升计划、百名专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计划、百名骨干班主任培训计划、百名名师和名校长助力农

  村教师成长计划等六项行动计划,全力推行“行政+基地+学会”教师培训模式,推进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一体化发展。五是启动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建设甘州区教育系统数据中心,实施“宽带网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通计划;集中力量开发推广优质教师教育网络课程,完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启动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六是启动实施学业监测和评价项目,构建科学的质量观。积极和国家、省上对接,制订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办法;研究制定甘州区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办法;改进考试内容和办法,全面推进各类学科质量不定期检测工作,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七是启动教育交流合作发展项目,着力提升甘州区教育的知名度。拓展教育开放的空间,下力气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知名中小学、幼儿园的对接和合作;建设相对稳定“省外师资研训基地”;定期聘请一批公认的、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来我区讲学与合作科研,探索实施全区大中小学校长和青年骨干教师省外培训计划,积极拓展空间,有计划地实施名师境外培养计划,全面提升甘州区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八是启动实施校园安全建设项目,确保生命安全健康。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课程开设齐全,课时安排充足,办学规范有序,不断推进治理水平,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扎实开展“放心食堂”、“文明宿舍”和“平

  安校园”创建活动,建立学校安全事故依法调解制度,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制度环境。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是值得我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共同的承诺,我们要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完成好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问题,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作者:刘文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

篇三: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成就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30年。30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总体态势;素质教育;教育成就

  一、教育改革总体态势

  中国教育改革在近30年间呈现波动态势,带有政府主导型和自上而下为主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起步,经历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的显著推进期后,在21世纪初期处于相对平缓期,属于外部压力下的渐进式改革。所有重大教育改革都受到国家现代化、区域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三个维度的多重交叉影响,若没有足够的经济发展实力,难以支撑涉及面广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治理和公共事业治理的新路径,导致教育政策与经济、科技、社会其他体制改革的相互套叠。当前,中国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部署。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开始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面负责,甚至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尝试满足略显超前的公众预期,并对市场不好调节的公共教育服务重点负责。总体上,中国教育改革正在迎来新一轮活跃期。

  二、素质教育的成就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了新的进展。素质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实效。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中考改革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办法。高考改革稳步推进,在高水平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部分省市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题,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重视学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教育改革的成就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

  1.“两基”目标得以实现并巩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成就显著。截止到2006年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

  改革开放后,除实现“普九”目标外,初中升高中升学率和高中升大学升学率明显提高,为广大青年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2.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到2006年,全国小学教职工6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8.76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87%。2006年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34%,1997年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30%,初中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3.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在西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现代化手段,加速了“普九”步伐。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投入11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覆盖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所有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学生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4.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稳步扩大

  2006年高中阶段的在校生、毕业生和招生数分别为1978年的2.8倍、1.76倍和2.37倍2006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38.72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6.46%。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就

  1.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已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三级职业教育体系。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2.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学科门类齐全,进一步贴近市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职业特点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充满发展活力,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方面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上升,本科院校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则下降。

  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局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5.职业培训成绩斐然

  2005年、2006年,中央财政投入数十亿元,重点支持了包括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446个县级职教中心的学校建设。教育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通过组织落实职业教育“四大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使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千家万户,为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做出了贡献。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与知识贡献

  世纪之交的扩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迈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7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比1978年增加了近11倍。其中普通本科生1024.4万人,研究生119.5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1.3倍和107.6倍。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果显著,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样式、学科门类齐全的办学体系

  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

  3.高等教育集聚了数量巨大的优良教育资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4.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明显增长。

  5.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受到关注。

  6.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7.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8.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晓梧:《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12[2]王梦奎:《中国改革3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7[3]张秀兰:《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2008.12

推荐访问:高度评价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 改革发展 高度评价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