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10篇(精选文档)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经历了两个月的登台授课后,我们小组十一人的课堂教学技巧更加纯熟,教学设计也越来越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感慨良多、收获良多,现在把我们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10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10篇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1

经历了两个月的登台授课后,我们小组十一人的课堂教学技巧更加纯熟,教学设计也越来越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感慨良多、收获良多,现在把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大致归纳如下:

一、趣味性。

相比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初中的教学更注重趣味性。提高每一节课的趣味性,使学生不仅从做中学,而且乐于做,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并掌握方法、体验历史。杨妙如在讲授《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播放关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纪录片,通过让学生在观赏纪录片的过程中提取关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积、重量的信息并概括其特点,感受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技术的高超与青铜文明的灿烂。黄鹂在讲授《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为孔子与老子等思想家设计名片的方式,使学生识记这些思想家的姓名、国籍等史实。

二、直观性。

通过形象直观的照片、地图、影视素材,甚至实物,不仅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促进学生从做中学,而且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帮助学生对史实理解得更深刻。杨妙如在讲授《“秦王扫六合”》一课时,通过演示分别使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多种文字拼写而成的育才中学校训,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文字的必要性。邓铭兴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通过演示古代希腊地形图,并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与观察地形图的基础上概括古代希腊地理环境的特征,培养学生识图并构建论据的观察能力。

三、多样性。

增加历史课堂教学上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就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使我们明白,目前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普遍反感以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希望能够在欢快有趣的课堂中学习。黄鹂在讲授《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时,使用了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孔子及其弟子,并展开关于“仁”与“礼”等思想观点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陈晓清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使用了情境创设法,让全班学生来担任古罗马的法官,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判决案例,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方文珊在讲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时,播放了《大国崛起》中关于德国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片断,罗列两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情况,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与其政治体制的确立过程之间的关系。现实性。尽管学生希望教师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但更希望这些教学手段能够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在高考指挥棒的调控之下,即使是不把历史列入中考科目的初中,也充斥着考试竞争的氛围,提高考试成绩成为学生最大的现实需要。这就意味着教师在绝大部分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是以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为主要教学目的,时刻注意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常常利用每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主导学生在教材中划起重要的知识点。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则几乎每一节课都是一边引导学生探究出新知识,一边紧扣教材主导学生做笔记。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现实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有效性。

教学手段多种多样,选择的手段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言,活跃气氛只是辅助性的效果,不能为了活跃而活跃。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一节课中因教学手段太多而造成的课堂教学环节彼此松散的情况,要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个教学手段的有效性。陈俊杰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参考夏辉辉老师的教学设计而创设了《雅典公民帕帕迪的一天》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析帕帕迪的所见所闻。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一虚拟情境的有效性,不使其仅仅是具备检测效果的教学环节,陈俊杰在之后继续利用帕帕迪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丰富了这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五、贴近性。

正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描述历史课程性质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设计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所见所闻之间联系的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更贴近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利于该性质的落实。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2

作为实习教师,我们小组十一人的经验是不足的。尽管我们经常虚心地请教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地修改,但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里进行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善。

一、能力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根据李芳清老师的意见,无论是初中部的实习队员,还是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落实知识目标为主,能力与方法两方面的目标没有落实得很到位。其实众所周知,现在高考的考查更重视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教材中描述的史实主要是为教师培养学生能力与方法提供媒介。过去传统的教学过分重视媒介,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掌握,以致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越来越难以提升。实际上,从初一和高一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无异于教师进行长线投资,也许刚开始成效不佳,但当学生熟练以后能够纯熟地依靠自己学会知识。然而,我们小组十一人一直以来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致自己在站上讲台后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对于能力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尚未非常到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既然紧紧围绕高考的能力与方法目标都没有很好地落实,那么相对来说比较虚无缥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更不用说了。根据李芳清老师的建议,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识记史实来说,比传统的死记硬背要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因为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过程。既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的目标,自然要学生自觉地体会得到。然而,无论是初中部还是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在教学实践中都只是采用描述历史过程,然后通过三言两语地点明来进行落实。这样的方式并不是不好,但并没有使学生很好地自觉体验情境,因此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程度来说是比较牵强的。

三、教学语言的激情与精准。

除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外,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十一人都具有一个通病,就是教学语言缺乏激情。譬如高中部的原任历史教师刘老师。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创新性的手段,教学设计相对很多实习队员来说显得比较死板,但因为他激昂的语言能够渲染学生,提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他的.课堂并不是沉闷的。相反,尽管我们大部分实习队员都能够制定出灵活的教学策略,但缺乏激情的教学语言,有时候并不能够把那些容易分神的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同时,李芳清老师多次指出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教学语言的精准,也就是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尽管我们通过撰写详细教案审视自己的语言,但在教学实践随机应变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出现或多或少的失误。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3

在我们学校教研组活动中布置了要我们学习《上海市新课程标准》,我花了好长时间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经过这次学习,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

知识意识: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唯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生命意识:认为教学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生命的流动、展示、生成。批判意识:批判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包括怀疑意识、拒绝意识和提倡“不一样”。问题意识:知识不是智慧,提出问题是智慧,思维从问题开始,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就是创造。过程意识:过程关注的不是知识(结论)的本身,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即如何(方法)得出结论。方法是过程的核心。研究意识:任何学习都包含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成份,它们并行不悖,形成互补效应。开放意识: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以开放教学培养学生开放意识。民主意识: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民主性的活动,通过民主教学培养学生民主意识。

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我们作为当代教师,应该不断的与时俱进,在有效的知识与在不断的发展中,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要吸收其精华。在新教学理念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4

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对广大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是对新的教材体系不太适应,其次是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第三是教材容量过大,让大家有点措手不及。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有点不会教、教不会了。

从新旧教材的对比上来看,旧的历史教材总体上来说信息量较小,分析深刻,在体系编排上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所以老师们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从学生方面的因素来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正视学生的这一变化。

从时代的变迁上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 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你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和观摩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有了下面一些体会。

首先:处理好教材。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的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的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如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第三,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的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的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更多的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5

一、听课。

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二、备课。

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试讲。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终落实教学设计。

三、授课。

俗话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自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独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四、说课。

除了日常的从备课、试讲到授课以外,针对以后教师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说课竞赛,我们在李芳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次说课。李老师根据我们每位实习队员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并鼓励我们在实习结束后继续进行说课演练。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6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6个班的《中国历史》学科教学工作。

虽说这一学期的教学时长将近四个月,却也是转眼即过,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顾本期学科的教学工作,兼有得失。本学期以来,我本着以学生成长促进自我成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应该说圆满完成了教委及学校制订的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抓常规教学,有备无患

1、做好课前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备学生:就是指用学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级特征、观察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爱好程度和接求任课的老师不能过于死板,那样只能把本应该活跃的课堂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

哪一个知识点该用平铺直叙、哪一个知识点结合历史典故激情飞扬、哪一个知识点又该融入神话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哪个时候应该把学生的互动列为重点活跃课堂氛围,等等,我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必要是还要课前演练一番。

2、多听课,勤学习,善反思

学校关心新进教师的教学成长和能力培养,为我们指定了一帮一指导老师,我的指导老师是谭道书主席。不管什么层次、什么学科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重视尖子、鼓励后进,优差结合,整体推进

虽然是《中国历史》学科,但我决不忽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同学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力争每一名学生不掉队。

三、课堂效果与教学成绩

本学期,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期末考试,我五个班的孩子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又特别是这次期末考试,近半数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我自己也不断钻研业务,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成长与提高。

四、深思自我不足与来期教学目标: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社会瞬息万变,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追寻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3、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学习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当然,过去的已经过去,有人说过总结过去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学期还未开始。在新的学期里,我将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取新的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7

我叫,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中学担任初中历史教学。20xx年9月被评为第十届名师,至今任职一年。现就一年来的名师任职情况述职如下:

一年来,在师训科各位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人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一切为教育服务的思想,抓好管理,搞好教学,做好教研,带好同伴,尽心尽力奉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班级管理

一年来,通过不断阅读魏书生、李镇西、王君等全国优秀教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育人的艺术和智慧,结合自己班级管理的实际,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这样才容易形成班级之魂,保持一种持久的奋进精神。一开始,我就给班里的孩子讲:我们一定要有成人的思想,要有努力的精神。在成人和成才之间,我始终把学生的成人摆在成长的首位,经常给学生讲,学习知识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来源,而好的品德则是前进的方向,动力再足,方向错了,则人生就会偏离航道,驶向的是黑暗而不是光明;现在我们的生活依靠父母,总有一天,我们要独立生活,并要赡养父母,未来的美好是靠今天不懈努力争取来的,所以,无论我们的现在的成绩好差,我们都必须付出努力,争取进步。

而养成一种努力的品行,则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在我的耐心教导和陪伴下,一段时间后,班里的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没有一个品质恶劣的,也没有一个上课无所事事、一点也不学的,整个班级呈现出和谐、奋进、向上的良好局面!上学期末,全县九年级统考中,我班郝xx同学在六千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也在全县名列前茅。这让我很欣慰。

二、教学教研

一年来,本人还不断的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专业书籍,即丰富了教学专业知识,也提高了专业素养,为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提供了资源。

平时,在认真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以生为本,开展互动式教学,学生能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发展,真正做到了在无涯的学海中快乐作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感兴趣,通过学习,他们不仅获得了历史知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培养了爱国精神和人文情怀。

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进行不断的`教学研究,参加学校的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努力做一个科研型的老师。20xx年底,参与省师训科举办的课程资源开发并被省项目办获采用,作为培训全省教师的资源之一。

三、同伴带动

无论本校还是在外校,很多的年轻教师都把我当姐姐,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家长会发言,总喜欢和我说说,我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到安镇中学和范海中学上师范课时,面对许多老师的求教,我毫无保留的和他们共同商榷如何打造好高效的新授课和复习课,很多教法被老师们借鉴和学习,许多课件也成为老师们学习的资源。这让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的心血可以给更多的教师和孩子带来进步。

四、反思成长

反思是一种最好的积淀,是每次获得进步的阶梯。近年来,每次学习和外出讲课,包括在本校讲课或上家常课,我都会及时分析优胜之点和不足之处,并形成书面总结。只有不畏困难、不怕修正、不断历练,才会获得新的成长,不经"痛苦",哪有化茧成蝶的蜕变。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工作中的创新精神还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1)认真学习,创造性的开展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

(2)积极从事教研活动。

(3)对同伴进行坦诚的交流和促进。

(4)加强论文的写作。

述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8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班和(3)班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始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加强了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我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五、促进务求真的学风。

目前,我班学生比较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理科作业太多,课后少量的作业也难以完成,课前的预习也没有时间进行,书面任务总是抄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我编制了历史讲义,节省学生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养成整理书本信息的能力。

由于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一进难以提高,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帮助他们制订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并时时督促他们。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六、抓好课后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七、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网络上、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八、不放弃一位同学。

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通过努力,本学期九年级的两次摸底考试学生的成绩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9

一、听课。

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十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滘中学,聆听来自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二、备课。

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式定稿。

三、试讲。

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终落实教学设计。

四、授课。

俗话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自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独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五、说课。

除了日常的从备课、试讲到授课以外,针对以后教师招聘中必不可少的说课竞赛,我们在李芳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次说课。李老师根据我们每位实习队员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并鼓励我们在实习结束后继续进行说课演练。

六、批改作业和试卷。

授课只是把知识与学习方法传达给学生,学生的掌握效果如何仍然需要反馈得知,而批改作业和试卷则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常用手段。因此我们的实习队员常主动提出帮助原任历史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譬如高中部的实习队员们在批改学生第一单元的作业时,发现学生仍然以初中死记硬背史实为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对于阅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于是实习队员们在第二单元的授课中增加了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提取知识点,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七、开展历史活动课。

依照学院的教学安排,教育实习期间除了需要完成新知识课的授课以外,还需要开展历史活动课,充实自己的教育实习经历。因此我们小组十一人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课,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譬如杨妙如开展的《走近秦始皇》一课,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秦始皇,引导学生学会评价秦始皇,落实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要求的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目标。又如陈俊杰与陈晓清共同开展的《广州,我最掂》一课,从学生熟悉的广州历史遗迹入手,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这些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而梳理一个完整的广州历史体系,使学生感受独具地方特色的广州文化的韵味。再如邓铭兴与罗翠婷共同开展的《历史很精彩》一课,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影视素材,使学生感受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指导学生记忆历史史实的技巧。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篇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促进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认真调查、深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关注个性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创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怎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开头要讲究艺术性,把学生引入一个良好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导入,使导入新颖、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历史课堂是不是生动有趣对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在上新课的时候,教师要有过渡性的导语,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回答问题,进而引入新授内容,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探究欲望,还能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教师应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使其转化为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他们的想法,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潜能。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是能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因为激发学生创造灵感比灌输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创新氛围,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培养学生质疑和多思的良好习惯。只有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在实践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并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共同探究历史问题。教师要定期让学生自主设计历史教学过程,要选择和历史教学进度想符合的历史主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课前自己搜集历史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上教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质疑。在课下,学生要总结学习心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史为鉴,产生了探求历史发展的轨迹的欲望,从而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努力探索历史和现实的碰撞点,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时代的主人。在实践课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历史学习能力,还培养了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对历史现象的再认再现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能用客观的眼光去分析和阐述历史知识,揭示历史本质,预测历史进程。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践课堂上,只有师生呼应才能演出一台好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质疑,敢创新,调动全体学生的内在动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进而真正发挥实践课的作用。实践课虽然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但是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核心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研究课题,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参考资料,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指出学生评价的不足之处,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师要通过实践课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历史的无限乐趣,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五、渗透其他学科知识到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角色,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知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彰显历史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结合历史教学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获取历史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个人工作总结 老师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简短 初中历史老师个人工作总结800字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老师年度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老师工作描述 初中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报告 初中历史老师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