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村读后感7篇

远村读后感村2011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黄花镇大兴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县委组织部、县远程办的悉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远程办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三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远村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远村读后感7篇

远村读后感篇1

村2011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黄花镇大兴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县委组织部、县远程办的悉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远程办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三农”问题这个中心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创立和完善了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在这一年开展的远教工作中,我村远程教育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这一年来的远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兴村位于长沙县黄花镇北部地区,全村面积约7平方公里,辖21个组,1个居民小组,总共950余户,农业人口3100余人,党员105人,党小组9个,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远教站点建于2004年,操作员每年的培训数量在5次以上。在多次由县远程办和镇远程教育中心组织的工作验收中,大兴村的远程工作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具体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亮点

(一)做好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制度:

第一、为确保各站点正常发挥,镇远程办都会定期组织全镇各站点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并组织站点管理员到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得很好的村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站点管理员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熟悉程度。第二、为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我村远程教育站点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村支两委经过商讨决定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严格信息反馈制度。大兴村严格按照镇远程办的要求每月上报远教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和培训工作信息,迄今为止大兴村远教工作及设备并未出现大的故障或问题,而站点技术管理员也能严格按照上级远程办的相关规定正确的操作设备,使得村级远程教育工作能得以顺利的展开。

(二)成立专门小组,让远程教育工作惠及村民:

建立健全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全面负责,落实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及村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远程教育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根据镇政府领导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主要措施:

1、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

2、按照上级要求,建立远程广播工作计划

3、重点围绕群众、生产中心工作发展经济中心为群众服务

4、做好信息、记录、收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汇报情况

(三)以场地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充分调动我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时间短、任务重、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投入到大兴村远程教育活动场地建设中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带来的信息,以及上级所传达的指示和要求,今年我村将工作的力度放在了农村环境整治上。全村几乎每家每户都配备了环

保垃圾桶,没组修葺了分类垃圾池,而远程教育站点也通过广泛的信息资源组织了村民观看有关环境整治的会议以及相关文件。力求通过学习使村民自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抓好农村远程教育,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大兴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得到了较大促进,也成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它把党的政策、中央精神有关法律法规和先进文化知识直接灌输给全村家家户户,把党员干部头脑用理论武装了起来,不仅使得我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执政水平得到增强,而且也夯实了党在农村中的最高地位。基层党组织有了事实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实在在的资源,党员带头管、带头干,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和提升,村民入党的积极性也得到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特别是在这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今年下半年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群众对于村级党组织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这都得益于远程教育带给基层党组织的成果

(五)远程教育让我村中小学教师开阔了视野,促进教研、教改、教学不断向高层次方面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

1、村支两委组织村民学习远程教育或观看远程教育记录片大多因时间关系不能到场或者兴趣不浓

2、有关农村文化生活所需要的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资料信息不多,并且很难整理

3、村民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掌握不够

4、远教工作经费短缺站点拿不出钱来投入到远教设备的维护和课件制作中,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财政困难和农村经济薄弱,落实得不是很到位,影响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对下一步工作的规划及其展望

1、将站点搞好设备故障的维修问题,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

2、协调好学校和村支部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远程教育评估奖惩激励机制,用制度去管人、去用人,搞好远教工作。

3、进上步完善示范组和示范户的建设,用示范带动群众,通过“学、带、比”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4、在课件开发上下狠功夫,深化培训工作,另外还应加重远教工作的宣传力度。

5、加强站点管理员培训的力度,尤其要加强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及现代化手段,切实做好村级远程教育工作。

6、进一步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与村级工作实际相结合,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提高农村经济实力。

7、加强与兄弟村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相信有县组织部,县远程教育中心的领导和要求有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大兴村的远程教育工作一定能更加顺利更加成功地展开,而大兴村村支两委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远程教育工作,一定要让远程教育

带来的福音让每个村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让远程教育带来的成果使我村经济得到提高,村民尽早地早上致富兴村之路。

2011年12月16日

远村读后感篇2

2010年燎原镇大关村远教工作总结

自我村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指导思想,精心组织,认真研究新时期农村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远程教育这一新契机,不断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并以此为依托,加快了我村的现代化教育和科技兴村的步伐,实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坚持稳扎稳打是保证收看有序的基础,循序渐进是实现收看结果卓有成效的保证,合理安排是保证收看时间不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冲突的可靠法宝。两年来我们对远程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知所用到学有所成,真正实现了当初省委政府、市委政府建立远程教育的初衷和目的,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唱响新农村建设和谐乐章书写了浓重一笔。

日常工作中我村发挥优势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全面负责,落实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及村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远程教育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根据镇政府领导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

二、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重点围绕群众、生产中心工作发展经济中心为群众服务,做好信息、记录、收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汇报情况。对学习要求和收看结果及时进行总结汇总,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出来的要求需要了解的内容认真记录在案。及时进行信息的归拢和回馈。

三、建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两委”将远程教育纳入议事工作日程;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技术;专人管理,对设备勤保养,及时收集汇报,做好记录,建好档案。

四、以场地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我村加大对远程教育站点的投入,今年新增了投影仪一台,使远教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五、合理安排时间收看节目。农村的生产生活无序、不统一性要求远程教育工作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因此合理的时间安排保证了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收看可能性。

六、党员干部定时收看,实现党员和干部首先领会课件要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实现好致富能手的“传、帮、带”工作的扎实进行,立竿见影。

通过对远程教育的摸索、实践。我们在党员素质培养、致富科技、中小学教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党员定期收看思想政治教育片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二,科技致富节目、教育频道等节目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远教沙龙形式。

三,足不出户饱览全国名山大川,让我们广大的农村群众也能了解世界,了解贵州。

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通过本村远程教育教站点的不断努力,进一步丰富了本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文明向上的风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村中出现了不少新气象,人们更加自觉维护身边的环境卫生,更加注重健体强身,而不是整天沉迷在牌桌上。村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村中盗窃等犯罪率明显下降;邻里间吵架斗殴现象明显减少,人们的防灾防盗的意识明显加强。总之,大关村在远程教育旗帜的引导下,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远村读后感篇3

远去乡村读后感

篇1:远去的乡村阅读理解及答案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文 / 李汉荣

⑴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还有的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它们逗乐了。

⑵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你把身

子趴得再低,也决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和骨折。

⑶即使你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

远,是被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⑷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⑸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的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别无他物,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样庆祝我觉得值得庆祝的时刻呢?

我的秘密方法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它们那

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⑹乡村寂寞吗?有时候是有一点的,但很快就被蛙歌填满了;蛙歌退场,寂寞降临,但很快又被及时降临的鸟声填满了;鸟声稀疏,寂寞再度袭击爷爷的日子,但是,更多的蛙歌和鸟声同时降临了,超额填补了这并不严重的寂寞。雨

填补云的寂寞,虹填补天空的寂寞,泉填补山的寂寞,鱼填补河的寂寞,燕子填

补屋檐的寂寞,狗叫填补夜晚的寂寞,雄鸡扯开嗓子填补黎明的寂寞,儿子儿媳

和陆续到来的孙子们填补暮年的寂寞??爷爷总是来不及寂寞,就度过了他耕读的一生。于今看来,乡村的那点古老寂寞,只是上苍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为

时光留些空白,然后,用天籁、天物、人伦、风情去一一填满。

⑺屋梁上那对燕子是我的第一任数学老师、音乐老师和常识老师。我忘不了

它们,我至今怀念它们。它们一遍遍教我识数:;它们一遍遍教我识谱:

;它们一遍遍告诉我,一星期是七天:。

(摘自《读者》2013年第9期)

15、请你从文中选一句恰当的话作为本文的题记,并说说理由。(3分)

16、读⑴⑵段,分析作者所用的写作手法与作用?(3分)

17.下面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2分)

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18、下面的句子含义深刻,富有感染力,请加以赏析。(2分)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19、文章结尾说“我忘不了它们,我至今怀念它们”,作者仅仅是怀念屋梁上的燕子吗?还有什么?(3分)

20、这是一篇优美的时文,请你结合本文主题或风格,向其他广大读者朋友写一小段推荐语。(3分)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5、无统一答案。示例:“即使你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被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1分)理由:描绘了乡村独有风景,既富有诗意,又能暗含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充满怀念之情。(作题记的句子必须能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常常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2分)

16、对比手法(1分),有点题的作用----远去的乡村。并引发了作者对乡村诗意生活的回忆与怀念。(2分)

17、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整齐的葱给菜地带来了诗意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1分)

18、大自然给人创作的灵感。我们要亲近自然,脚踏实地谦虚地辛勤劳动,在劳动中获得灵感。脱离生活,脱离实践,难有成果。(符合大意即可)(2分)

19、怀念的是乡村的天籁与风景、人伦与风情,乡村的生活。(3分)

20、示例: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灵的快乐和宁静。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欣赏自然,就是欣赏自己,发现自然,就是发现自己。李汉荣散文《远去的乡村》,让我们一起反思城市文明,重归昨日,倾听乡村的呼唤,寻找我们的根。围绕本文主题与写作风格来推荐,语句通畅,言之有理即可)(3分)

(要求 篇2:读后感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我是一头驴,虽然我还没有达到我所敬仰的新浪上的班卓写的那种驴的境地,但是几乎每个假期我都是没有办法安然在家里渡过的。而让我变成驴的,是一个人和一本书,这个人是三毛,而这本书就是《文化苦旅》。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的时候,是高三的一个周日午后,听着收音机放着乱七八糟的所谓的排行榜,翻着《读者》里面转载的一篇《道士塔》,看着看着就哭了,眼泪哗哗地流。在我印象中,除了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外,我还没有这样哭过。虽然我仍不知道我哭的如此惨烈原因是因为高考的压力还是文字的力量,只是到今天为止,《文化苦旅》其它文章都快被我背熟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勇气再翻开《道士塔》再读一遍。我承认,我是一个逃兵,在这样有震撼力的文字面前,我选择逃避,我没有勇气去面对那满目疮痍的历史。

后来就是上大学回家的火车上,看到老乡拿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就看到第一篇文章就是《道士塔》。再后来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就是拿着这本书去了周庄,那个曾经留下三毛足迹的《江南小镇》成了我变成驴的起点。

每次去《文化苦旅》里提到的地方之前至少都会再看一遍里面关于这个地方的介绍。比如南京,比如苏州,比如上海。也一直没去敦煌,没去鸣沙山和月牙泉,只因为自己还达不到“懂”的程度,不能达到共鸣的地方,我不去,怕自己轻易就遭蹋了那个地方,因为我知道,这样有历史有文化有过去的地方在国内,虽不少,但也不容自己轻易地去作为一个过客,匆匆瞥过。但是我总有一天会去的,去的那一天,我或许都不会再想起这本书,不过我明白,那种带着历史带着文化去行走的过程已经植入我的生命。

有人说余秋雨太矫情,面对遗迹,他总是有大哭或者跪下的冲动。但是曾经的一天,站在缅甸蒲甘的一座不知名的佛塔里看着墙上已经斑驳的壁画前,曾经的一天,在亚丁的夏洛多吉垭口,看着4700m雪山上的日出,我哭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矫情,我只知道,每当我想起那时的泪水,总觉得有一股清泉般地温暖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

生命里总会有些不知名的东西在牵引着我向东向西,遇见这本书遇见三毛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缘份,不是十年前,也是十年后的今天,是他们带领我一直一直这样走下去。

《把栏杆拍遍》一书收录了梁衡的散文五十几篇,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

栏杆拍遍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古代的人物的描写。既有辛弃疾、林则徐、诸葛亮、范仲淹这样的爱国臣子,时时刻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也有流落市井、奉旨填词的柳永,四处流浪的官宦人家千金小姐李清照……作者旁征博引地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坎坷艰辛的生命之路,正是他们的奋斗与血泪成就了他们留给后世的灿烂辉煌。正所谓“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才能成就一代奇才。环境对人的挤压、扭曲,并不能真正磨去一个人的才气,甚至可以激发他们大放异彩。只要其心不死,勇于奋斗,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

领袖如父

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马克思,胡志明……是这些人,引领广大人民摆脱黑暗的万恶旧社会,走向光明灿烂的新生活,是这些人,拨开重重的迷雾,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指引着人类社会前进。他们是人类的领袖,又何尝不是慈爱的父亲呢?他们也有平凡的人性,也会犯错误。作者怀着崇敬之心,为我们一一讲述,把他们的思考,他们智慧的电光石火一一呈现。

青山不老 这一部分,作者以感性的笔调,带领我们游历名山大川。不论是自然的风光,还是人文的景致,在他的笔下都散发出别样的人文魅力。由黄河的百转千回,悟出“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人生哲理;由武夷山的明净山水,体验自然对人的洗礼,退却无限忧愁;在长岛的大海中乘风破浪,饱吸山海之气天地之灵……总之,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博大的教科书,人接近它,总会有所捡获。

人生感悟 人生漫漫,感悟无限。作者以平淡温润的笔调,将他行走四方的感悟娓娓道来。为我们点了一盏明灯,在岁月的长路上照亮前方。他的文章,并不会摆出一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说教模样,但他那些水到渠成的说理,总可以讲得人心服口服。或许这便是高明的作者的魅力所在了。这四个部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内在关联,只不过是因内容不同而分作四块。但我认为,这四个部分,都可以揭示一个平凡但深刻的道理,即凡是美好的事物的诞生都必须经过痛苦的折磨。这样的题材或许有很多人写,但可以以思想的魅力把这个道理演绎得那么打动人心的,大概只有他一人了。

我读的第一篇梁衡的散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那个时候,我对梁衡的印象不过是文笔流畅,语言精巧,颇有沉稳厚实的风范,它是居里夫人的一圈光环,附加的,它亦是一块加工得精美绝伦的石印,但缺乏神韵。不过梁衡的散文看得多了,比如现在,看了他这本《把栏杆拍遍》之后,体会就也不一样了。就像序文说的,他具有“工”之美,并有“一年一篇”的虔诚,不仅表面上如此,内质上也是一样。字词、文章都经过精挑细选,可见这整整一本书都是经梁衡的汗水智慧浇灌了的。我们可以想象,梁衡的散文合起来就是一座大花园,这里的花让人看了第一眼就知道出自一位深谙园艺之道的资深园丁之手。而且,这位园丁必定是手执铁锄,踏踏实实地把一粒粒种子拨撒进泥土。这些花经他的汗水浇灌生长得格外动人,美丽的倩影更让人久久伫立。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提到了思想。的确,梁衡的每一篇散文都有富含哲理的思想。这种融哲理于文的文式如今广泛地流传与校园间,这里面,梁衡起的引导传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一块是梁衡散文最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还有一点值得推崇:梁衡是一位记者,视野广,心境也高。所以读梁衡的散文,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深深体会到了那隐在骨子里的大气。读梁衡的散文之后,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作文时的情形,只求飘逸和神感,忽视了本应该有的东西。我以后,应该试着像梁衡一样作文,一样看待感受生活。

梁衡是读不尽的,不过现在就此打住吧。

初读《边城》,给我这样的感觉。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美丽的小城里的动人故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仿佛离开了城市,来到了一个幽静凄美的小城,听作者娓娓道来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开始读边城,在赞叹茶峒淳朴的民风。那里依山傍水。老船夫,翠翠,黄狗,三个人物过着安逸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船夫坚持摆渡不要客人的钱,客人坚持要给,船夫也去城里买上茶叶,烟送给那些过客。翠翠天真烂漫,帮爷爷摆渡,带着那条黄狗。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傩送抓鸭子,种种的描写,都看出茶峒这里质朴的民风。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边城,一个纯净的边城。这些就是抛开《边城》的故事我所能看到的。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对茶峒小城的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偶遇了傩送,翠翠的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人,傩送也记住了翠翠。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是美好的。但大佬和傩送同时喜欢翠翠,他们说好了轮流给翠翠唱歌,谁的歌声能打动翠翠谁就娶翠翠。后来大佬的死,老船夫的死,傩送的走使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悲剧。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并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他们的爱情也像这本书一样,平实,他们的爱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老船夫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操尽了心,在一个风雨夜遗憾的死去了。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活着就是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这个是支持老船夫活下来的精神支柱。老船夫的独生女因为一桩老船夫看起来很失败的婚姻死去了。所以老船夫就尤其的关心翠翠的婚姻大事,他希望翠翠能找个好人家,不要像自己的女儿那样。老船夫的后半生就是为翠翠活着。大佬和傩送的竞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他们也有着边城人们都有的质朴。他们用唱歌这种方式比试,追求翠翠。而翠翠对待感情的羞涩使得大佬溺水死去了,使傩送走了。傩送该不该回来呢?傩送他爱翠翠,可是他抹不去哥哥死去的伤痛。如果他回来了,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哥哥死了,他却娶了翠翠,这绝对不是傩送这个讲义气的人会做出的事情,也许经过时间的洗礼,傩送会回来的,也许不会。作者也没有给我们这个答案,故事发展到了悬疑的顶端戛然而止。作者说:“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只留下可怜的翠翠孤单的,凄凉的思念着,思念着傩送,爷爷。这部书的风情,故事,人物,景色都是美的,最美的我觉得还是它的结尾,因为无论傩送回不回来这个故事都是那样的凄美。试想:过了几十年,已经人近中年的傩送终于出现同样也变老了的翠翠的面前,多年的等待终于换来的结果,会给人怎样的感动?如果过了几十年,傩送始终也没有回来,翠翠一直孤独的等待着他,翠翠会永生不嫁,以祭奠她那死去的爱情和那坟墓中的心灵,这样的结局依旧很美,因为回忆才是永恒。等的滋味,只有心中有期待的人才会体会。等到何时,又如何等待,忍受着自己执著的苦味,肆任时光流逝,倔强地不惜失去本应属于自己的美好,只是默默等待那个或烂漫或无言的结局。等到海棠花落,共看日落月生、风起云涌,是不惜等这一遭;等到事与愿违,无奈沧桑已变、物是人非,是可惜荒废这半生。愿她等到的不是无言的悲哀,不是追悔不及的泪水,而是应属她的那份幸福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 篇3:乡土中国读后感

范文一: 有人曾这样评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如此颇高的评价,以及那个乡土浓浓的文字评价是我萌生了对本书的兴趣。读后,我有了一番感触。《乡土中国》主要描述并分析了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乡土中国的基本概括。在书中,费孝通先生写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我最感兴趣也是最触动我心的是乡土本色和地缘与血缘的内容。

可能是因为自己正是一个从乡下长大的孩子,所以对乡土气息有着深深的依恋与迷恋,在心底,那些乡土味、乡土文化始终是埋藏心底最深的根。费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第一句就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至于这个乡土性,是理解成还是中国的乡土性?乡土性的中国呢?这是我在未读此书而产生的疑问。不论哪一方面都足以引导我要认真阅读此书。说是中国的乡土性,在文章的前面内容更多的侧重这一点,费先生用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乡土性的特点、中国的乡土文化,更深入的是一种文化层次;乡土性的中国,转向了中国社会层面,这样境界大了,但是这样的社会确实具有浓浓乡土性的,然后一下子就将社会阶层拉到与朴素农民阶层的基层社会,让人们感觉到文字的朴素浅显,意蕴深远。

另外中国现在的乡土如何了呢?社会是发展、进步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提上了党中央领导的行动纲领上;而且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是日新月日、翻天覆地,社会焕然一新,乡土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已经不是费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了。尽管如此,每次放假回家迎面扑来的仍是那一份质朴的浓浓乡土气息,家乡深山溪流还是清澈见底,带着甜甜味道;村子老人的笑容慈祥充满对村子朴素的热爱;那些特有的风俗依旧让人生出一份异样情绪,似久违的记忆又回来了。然后我就深深明白了,中国尽管在变化,但是对一个乡土的中国人来说,乡土土地仍是亲切的,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密切割不断的,乡土本色仍是中国人心中的根。

关于《乡土中国》的另外一个内容血缘与地缘也同样触动的是那对亲人割舍不断情感;对故乡、故土深深依恋的根。王国维在重阳佳节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一个异地长久的客人,不论身处何处,心中挂念的仍是自己的故乡,故乡的亲人、家人和相邻,那是一种人性最深处的情怀。贺知章少小离家白发苍苍回到故乡时,面对儿童嬉笑指点不禁泪流满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让一个白翁老者落泪,是血缘和地缘,因为故乡有亲人,有割舍不断一生相牵挂的血缘牵绊;还有对落地生长之地的牵念。这是一种对土地的热爱,也是中国人团结一致的根源。社会在进步,而且人们可能对某些观念某些生活习惯方式会有些改变,有的甚至变化很大,但是传统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缘仍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乡土社会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样的乡土是的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深厚底蕴文化。

范文二: 在书香品读中、我阅读了《乡土中国》。

有人评论的好: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恐怕已经很难有哪本书能够像《乡土中国》一样,将中国底层的乡土社会进行如此细致而又深刻却又通俗易懂的描绘与分析了。虽然此书写于几十年前(1947年出版),但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现象依然能在我们心中找到共鸣。

费孝通在这本书中对我过底层的乡土社会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描述,相信所有中国人在读完此书之后都会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感,而后微微一笑。费老虽然一再强调,这本书只是适用于对于底层的乡土社会的描述,可是,城市人不都是由农村人发展过来的吗?如果他们的上一代不是农民,那么他们的上上一代也一定与农村与土地有过千丝万缕的关联,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在城市人西装革履之下隐藏的乡土气息,如熟人社会,长幼有序等,中国,依然是一个有着浓重乡土痕迹的中国。

城市的强大与繁荣离不开农民所为之做出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牺牲,尽管这样的牺牲并不是处于自愿。在这么一个注重三农问题的时代,阅读《乡土中国》一书,的确能给我们带来很深是思考。接下来是我对此书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乡土中国》是在费老对几个农村社区进行调查后,继《剩余制度》后对社会结构的分析的有一本著作,笔者认为它是在前面几本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的一个更加概括性的总结。

整本书呈献给我们一个对中国基层社会认识的清晰而又完整的分析脉络,费老在讲述某些问题时会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他的观点。《乡土中国》文字理论通俗易懂,事例生动而贴近生活,对于初学社区研究和人类学的人来说有很大指导作用,让未免对农村的平实生活有了一个基本的,深刻的了解。

虽然上面说乡土性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看到这本书中某些篇章时会会心一笑,因为《乡土中国》解释了中国社会人们身上一些很深层的东西,虽然他指出他所写的是中国的基层,但现代的中国社会也是有基层发展起来的,或多或少的带着乡土的痕迹。

范文三: 初次听到费孝通这个名字是在大一的《文化学概论》课堂上,记得老师说费孝通写的作品有几本是相当出名的,比如《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是我们社工专业学生都应该好好看读一下的课外书。于是,抱着对费孝通先生无比崇拜的敬意,我借来他写作的《乡土中国》一书,准备仔细阅读一下。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开头,就为我们讲解什么是乡土本色。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费孝通先生的见解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平时,一般听到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时,我们作为乡下来的人总是会感觉城里人在藐视嘲笑乡下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经费孝通先生一说,这土字用得好啊,我们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说我们很土或土气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乡下人和城里人本身就所处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之间有些城里人认识知道的东西我们乡下人却一点都不懂,也是不足为奇的。这不,在乡下不是有很多东西城里人也不认识知道吗?呵呵,大家在此扯平了,平等一致。

在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一开始就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往下,费孝通先生就举例说明这并不是乡下人就愚了,只是他们对对城里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马路上听到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里人在乡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也是相当滑稽可笑的。说到这,我认为从中有个礼貌的问题得讲。当乡下人不知道如何躲闪背后连续响喇叭的汽车时,司机探出半个脑袋大骂‘笨蛋’,而当城里人来乡下的人中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时,费孝通先生的乡下朋友却没有唾他/她一口笨蛋,而是微微一笑。从中可以看出,乡下人在礼貌方面比城里人好多了,至少他们懂得在嘲笑或责备城里人时能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像城里人那样锋芒毕露,容易直接伤人。接下来,费孝通先生就文字的功能和文字下乡的重要性作了详细说明。在此,我还得说上一句,我很赞同费孝通先生识字不识字并非愚的标准这种观点。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指城里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费孝通先生这是机会和环境的问题,城里孩子大多数课余时间都是用来学习,一般不能随便穿鞋袜下足;而乡下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放学后可以在田野里随便跑来跑去抓蚱蜢。所以在抓蚱蜢时,城里孩子远远比不上乡下孩子,这也不足为奇了。文字的功能是传情达意,费孝通先生却指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要在适合的环境下文字才能充分行使它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文字下乡相当重要。

在再论文字下乡这一篇章中,费孝通先生接着说明文字在时间阻隔的情况下有说明不同,对于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说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这个篇章所讲的文字下乡跟文化、词、语言、记忆等有关联,我说不清。

在差序格局这一篇章里,我初看到这一题目时,感到很迷惑不解,到底什么是差序格局呢?得仔细在下文找找才行。但是,我往下看来好久,都找不到差序格局的详细解释。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rsquo。呵呵,在这可有话说了,其实不止乡下人私,城里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乡下人更私。这不,在文人笔里是中国威尼斯是苏州,作者却认为天下没有比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在接下来是内容中,费孝通先生讨论了私和公家的关系,以及这个社会和西洋社会的不同。费孝通先生认为,西洋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团体格局,而中国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由此,我们的社会可以或说很大也很小了,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么是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没有详细概念。我是一名见识浅薄的学生,在这里也概括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就在此打住算了。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点,西洋社会里个人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而在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己向外推构成的,个人对别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别人关系如何,比如别人贪污时他会大骂那人的行为是怎么怎么的恶劣如何如何的不检举,但当

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去贪污时却认为这是能干的表现。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当复杂,但有侧重于克己复礼为仁。不同的道德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形式。

在家族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说起,他认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接着,他说到了家族,啊认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数量上、在大小上。还有,他说到,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但我们家庭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在男女有别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男女有别产生于各自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感情定向一词是费孝通先生用来指一个人发展感情的方向。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理解。他还认为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规定了男女的结合。因此,乡土社会是男女有别的,也是稳定的社会。在礼治秩序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讲了礼治和人治法治的区别,他说法治其实也离不开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不一定就文明、慈善、也可能很残酷。比如在印度丈夫死后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在缅甸有些地方完成成年礼要杀几个人回来等等。乡土社会安于重迁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经验是相当有用的。礼治在乡土社会中具有很大的特点。

在无讼这一篇章里,我很迷惑,费孝通先生为什么要以这个题目为名。我读完全篇,倒是老看到费孝通先生在说乡间不同时期的诉讼形式,由乡里诉讼到打官司,无疑是在讲以前的诉讼形式和现在打官司有何不同嘛,怎么可以说无讼呢?我真是不解了。以前乡里的诉讼用道德即可解决问题,审判结果都符合乡里规矩,但现在有些人凭借着对法律的了解却在官司法庭上玩起了把戏,确实可悲啊。我希望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它们产生的缘由和表现。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种权力过剩引诱了另一方来争取就产生了横暴权力。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却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是由于汉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下,大多事情都是通过同意权力解决的。

在长老统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讲解了教化在乡土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化的手段,年轻一辈懂得尊重年长一辈,同时年长一辈也在向年轻一辈学习,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此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说,正是一代传一代的教化延续,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发展。在血缘和地缘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重点解说了什么是血缘和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表现、功能。他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明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的地缘关系,不管他走到哪里,并在那住上了多少年,人家都会用新客客边外村人等来称呼他。从文字可以知道,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在实名的分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相比较时是静止的,但是事实上完全静止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不过比现代社会变动得慢而已。然后他说到正是社会的变动,或快或慢,在不同的社会变动中,如果社会的变动速度变得快,长老权力也随着缩小。不同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就要采用不同的工具、方式和手段。在环境变动的过程中,文化英雄随之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国家更好的进步,而这些领导们使用的就是时势权力。这些能使用时势权力的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的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否则,该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但是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注释式的变动方式就可以引起实名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该篇章所要讲的实名的分离了。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rsquo。他认为人的计划是不自觉的,欲望产生了要,为了满足要,人的行为就由欲望控制了,当人的行为变成自觉的,那就是需要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费孝通先生说: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句话很经典,在此我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了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远村读后感篇4

宁远镇宁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展示板

一、宁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4寸照片)副组长(4寸照片)

委员:四人的位置(4寸照片)(每张照片下面对应的位置有姓名和职务的小字,留出空位)

二、关工组织职责任务

关工委的任务是:组织老同志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配合有关部门教育、挽救青少年;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教育下一代提出建议;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任务,协助有关部门促进青少年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协助党和政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各项制度

(一)学习制度

1、村关工领导小组结合班子成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按照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本组学习计划。

2、小组成员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党对培养、教育农村青少年方面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各级关工委文件、领导讲话、村级关工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业务知识。

3、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每次学习做到“三有”,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有学用结合实例。

(二)工作制度

1、村关工领导小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上级关工组织指导下,依据年初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2、小组成员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本村青少年的特点出发,组织“五老”,开展“四帮”(帮德、帮学、帮富、帮教)、内容鲜活、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

3、按照《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的要求,创新活动载体,延伸工作网络,建立长效机制,在创建“六有”村屯关工组织活动中不断探索创新。

(三)汇报制度

1、村关工领导小组每季度向村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

2、村辖关工活动小组每两个月向村关工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开展活动情况,交流信息,抓好工作落实。

(四)会议制度

1、村关工领导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本级班子成员例会,对照年初工作计划,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2、半年召开一次屯关工组织组长、副组长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搞好初评,部署下段工作。

3、年末召开村屯关工组织成员全体会议,总结工作,表彰先进。

(五)培训制度

1、村关工领导小组每年通过聘请专业人员讲课、以会带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对“五老”、“十大员”进行一次培训,参训率达95%以上。

2、组织本村有专长的“五老”,配合科技专业人员,每年对青年农民进行一次培训,受训率达90%以上。

3、发挥“五老”、“十大员”的独特优势,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活动搭建平台。

(六)表彰奖励制度

1、村关工领导小组配合本村群团组织和学校,每年“三·八”、“五·四”、“六·一”等重大节日,对在“讲、学、育、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少年进行表彰奖励。

2、村关工领导小组每两年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发挥先进的引带、辐射作用。

四、宁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大员”

(十个人的4寸照片位置)(每张照片下面对应的位置有姓名和担任的角色文字说明,姓名留空后填)

十大员的角色:

思想道德宣讲员、校外活动辅导员、净化环境监督员、法律心理咨询员、科技文化传授员、少儿作品创作员、脱贫致富帮扶员、家庭教育指导员、捐资助学协调员、失足青年帮教员。

尺寸:宽米,高米,相纸背胶(看样子)

远村读后感篇5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一)

理性?人性?

铁凝的《永远有多远》讲述了一个出生于六十年代、北京胡同长大的女孩白大省的故事,她敦厚、善良。从少女时代的梦中情人赵大安,到夸夸其谈的夏欣。一个个男人从白大省身边走过,又为她的真情而回头。然而善良真挚的白大省经过那么多无情的伤害后,对生活、自己进行反省,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先是她的大学同学郭宏为了留在北京,与谈了四年的女友分手,来追求白大省,因为白大省的奶奶可以通过关系让郭宏留在北京。白大省明白郭宏的用意,但善良天真的她还是接受了郭宏,并深深地爱着他。然而郭宏遇到了西单小六。他抛弃了白大省,和西单小六混在一起;并当众辱骂白大省,白大省彻底失望了。

后来白大省遇到了朴实、勤劳的大男孩--关朋羽。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两个人越来越默契,白大省也觉得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然而,表妹小玢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美好的一切。她住进白大省的家,吃白大省的、用白大省的,白大省不和她计较。可是最后,她却把关朋羽抢走并做了他的新娘。

白大省的性格虽具有典型性,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很难找到原形了。她的温和、善良让人喜欢让人叹息。她虽然大学毕业,却是个很传统的人。我们的教育一直教育我们”与人为善”和”爱人”.她的善良使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不懂得怎样拒绝别人。

她的性格的悲剧不能不使我想到我们教育的缺陷,我们过分强调做好人,却忘了怎样做好自己。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如果我们追求自己想要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东西,而是为了取悦别人,让别人过的好,那样不仅自己觉得很累,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并且并不一定能给别人多少帮助。我们只有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才会更积极地做事,才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就像孔子责备做好事不去领赏的学生,这样会破坏做好事的积极性。

其实她一直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后来她也发现了,可为什么她还是不能改变什么。是什么阻止了她呢?我们不能说是她虚伪,她从来没想过要伤害别人或去满足自己的什么欲望。是她骨子里的一些传统思想吧。对她来说,让别人失望比让她自己失望还要难过,她总要自己去承担才能换来心里的平静和避免良心的谴责。就像作者给她的取名一样,白大省,说明她的省悟是不会有结果的。当然,文学作品为达到一定目的可以虚构跟加强一些情节,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很难改变自己什么。人的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要抛弃原有并以为正确的观念,内心要承受多大的恐惧和多强的信念。我们不能仅嘲笑她的懦弱、无能,还应看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具有那些性格。

我们可以从理性和人性来看待白大省这个人物。她一直都是理性的,克制自己,处处与人为善,她的做法完全符合教科书的标准,可为什么总是遭抛弃呢?她缺少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狼性,人活得没有狼性,就有一群人欺负你。一直欺负到你无法承受为止。一直欺负到你的狼性复活,不敢再欺负你为止。我想这应该也是人性中的一些本质的东西吧,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有一定需求的,她不敢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这使她丧失了自我和生气。感动一时是容易的,可要长时相处好更需沟通和互助。向人索取不是完全不好,那样让人觉得真实,让人感觉到你的存在,知道你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需要理性,需要爱,而不仅仅是为满足别人,放弃自我,我们应带着理性去追求人性需求的东西。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二)

周五晚上和交友上一个朋友闲聊聊到铁凝 , 他强烈推荐《永远有多远》和《安德烈的晚上》,说是巨感人,还给我布置作业写读后感,于是一口气儿就把两个小说在那晚上都灭了。(另,《安德烈的晚上》还真不觉得怎么感人,也没有什么画画,什么最后维纳斯乳头的描写,那位同学,是不是你记错了?)

说来也怪,我第一次看铁凝的作品就是那部著名的长篇《大浴女》(算她新近作品的代表作了,沉重的对生活中假、丑、恶的揭示也同样孕含着她对美的呼唤,有悖于她早期的清新的路子)。那时候我还在 Calgary 作实习,在老妈这边要好的一个阿姨家里借的这本书。很惭愧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铁凝是谁,看到纸装的本子就跟 60 年代闹饥荒看到了窝头一样的兴奋。翻了头两页就被里面的 “ 引小跳 “ 吸引了,有点像看自己的故事一样的颇有兴致。于是这本书消磨了我每天早晨去实习单位在公车上的时间,我下意识的不想快把它快速消化,因为它本身就不是垃圾言情,那是心灵的盛宴,也本能的无法浪费。

看完之后缓了好几天,写得深刻,太深刻了,深的我都被搅到漩涡中有点大沉不起了。于是对铁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猜它到底是男是女。因为它仿佛有两双眼睛:一种男人,一种女人,以男人看女人,以女人看男人。还有两种身份,一种城里,一种乡下,以城里人看乡下,以乡下人看城里。这让我感觉特别奇妙不凡,令铁凝这个中性的笔名更加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不忍去过早的将其面目清晰暴露,不忍到不去狗狗,不忍到想让更多的作品让我靠近它揭开它。

当我半夜看这个中篇《永远有多远》,从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中又嗅到了铁凝,这久违的重逢让我欣喜。尽管这个中篇有其它作品中不具备的 “ 北京特色 “(嗯,的确很北京啊,还是老北京!),但从造句的重复与排比,从用词的质朴甚至略带粗劣的亲切,从逮着个词汇不留任何余地地剖析,从通篇透露的悲悯的情怀,从将一种偏执的情绪不加阻拦一泄到底的能力,从对一句话的话外音及隐藏的内心的揭示,从对一种表象的姿态渗透到对心理的洞察的天分,从驾驭整个故事与人物性格导致的命运的把握,是她是她就是她。铁凝,一个精灵!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她的东西这么感冒,按理生于 1957 年的她是和我父母一辈儿的,里面的故事也都是 70 年代初生的孩子那一拨儿的,怎么就共鸣上了呢?或许,或许我真的生错年代了。

看这个《永远有多远》,脑子里的一些影象就一个劲儿的往小说里的人物蹦,对号入座,挺逗的。看到那个 “ 我 “ ,我心说,呦,这不是柚子嘛 =D;看到 “ 仁义善良 “ 的白大省,就好像看到那个《空镜子》里的妹妹,燕子;看到 “ 骄傲,貌美,让男人围着,想跟谁好就跟谁好 “ 的西单小六,就觉得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米兰…这通联想让我把整个故事看得乐不可支。

白大省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到了最后也开始顿悟的大喊 “ 永远有多远 “ ,终还是沉痛的发现一直以来梦想成为西单小六那样的女人,无非是一种嫉妒催使着自己兜着无用的圈子,不可救药的仁义与善良,这么一个没有味道的却让人心生怜悯痛惜的混沌女人,她永远成为不了她想要成为的女人,最后只能向本真的屈服,要成为实在太难,而又有几个人有能力颠覆自己,更何况她。

”永远都成为不了”这么一句残忍的警醒,强迫我们打破儿时艳羡的梦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可救药”时,我们只有两种出路:要么学会了自我安慰,自我妥协,要么继续逃避,继续臆想。白大省在小说里通篇地喊,抑或我在替她申辩:”你面对别的女人炙手可热,怎么能狠心对我说什么’just be yourself’ ,你怎么让我甘心’ just’ 呢;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即便永远都是这种不公平的宿命,即便潜意识里早已知道这一直是自不量力的模仿,可难道我连这点幻念都不能拥有么,你这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这简直太狠心了!”

可不管我们狠不狠心,生活是要面对的。我们看着她痛心,在她脑袋上敲一棒子又怎么了,纯属恨铁不成钢。这块铁,真的它还就注定成不了钢。

永远有多远读后感(三)

如果有一个字可以让你心花怒放,无限憧憬,甚至生死相许,那么这个字只能是”爱”了。如果有一个字让你百般思索也无法消除心中的烦忧,无法解开是与非,对与错的的锈锁,总是丝丝相连纠缠不清,那么这个字只能是”情”字了。当你全部拥有了它们,并知晓了这两个字合成后所包含的全部含义之后,你所想的所期待便再也不仅仅是这两个字了,此时会有另一个词进入你的思想、视野或终日终夜的梦境。它会让你倚窗而眺、倚门而望、妆台秋思了。它叫”永远”永远没有人能阐透,永远没有人能悟尽。它在每个人的意象里都充满诗意,宛若江南四月的女子明亮眸子看不够。好似戈壁上、沙漠里悠远的串串驼铃听不完。

是为感想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是几间坐动朝西的所谓”东房”现在我处的就是这样的居室,已近子夜,如水的月光伴着清凉的空气自窗口袭进来,灯光略显晕黄,夏夜有月光的谱曲,蝈蝈们便争着展亮歌喉,清脆,执着,竟也给这寂寞的夜添了几分闲趣。椿树的影子丰盈着,在屋内我可以听见”婆娑”的沙沙声轻轻扣窗。遗憾霸道的光们早替我下了拒绝的命令。要不我会向阎连科在其作品《年月日》中一样称出它们的分量,一一起名收藏。这些纯洁的精灵们是那么自觉的烘托着我看书的气氛。我感谢它们,让我静静的读完了铁凝的作品《永远有多远》

小说开篇1句:你在北京的胡同里住过吧!引着我迫切想知道这个胡同里的故事,我猜想着是个辛酸的且带着悲伤味道的故事,待细细品完才明白它讲述的是一个北京胡同里青年女性白大省的个人生活:主人公白大省七八岁时常被胡同的老人评价为”仁义”,仁义还被铁凝评价为:”在七十年代初期,这其实是一个陌生的、有点可疑的词,一个陈腐的、散发着被雨水洇黄的顶棚和老樟木箱子气息的词,一个不宜公开传播的词,一个激发不起我太多兴奋和感受力的词,它完全不像另外一些词汇给我的印象深刻。”她长大后依然傻里傻气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她是那种”选择一个爱他比他爱你更厉害”的女孩。再加上骨子里乐于助人的内质,所以,到后来得了无数的伤害。在她的成长经历和爱情道路上,连她最亲近、最依赖的人郭宏、关朋羽、小玢、夏欣、白大鸣都时时利用着她的”仁义”,达到各自的目的。她一次次不断付出之后又在一次次不断的失去,看似得到却从未得到想象中的爱情或者婚姻。在通篇的文字中,铁凝紧扣白大省这种不合时宜的”善良”,并不时地用它来点缀距离时尚的遥远,从容的叙事中蕴涵着灵动和大气。

像是一个在大路上散步的孩子,白大省不断长大着,她生活的道路走着走着拐进了细细弯弯的小胡同。其实她并没有走出自己生长的驸马胡同,从”一时间驸马胡同乱了,哀婉和叹息、兴奋和焦躁弥漫着所有的院落。大多数人不愿挪动,不愿离开这守了一辈子的北京城的黄金地段。九号院牙都掉光了的赵奶奶对白大省说,当了一辈子北京人,老了老了倒要把我从北京弄出去了。”可以看出她自小的修养就是这胡同里的环境造就的。她的品格的消失也是胡同的消失。铁凝写此篇小说的目的也许有这层含义吧!胡同里优美的文字让你回忆让你铭记。感动于这些文字的真实和可亲。

1.北京若是一片树叶,胡同便是这树叶上婉蜒密布的叶脉。要是你在阳光下观察这树叶,会发现它是那么晶莹透亮,因为那些女孩子就在叶脉里穿行,她们是一座城市的汁液。胡同为北京城输送着她们,她们使北京这座精神的城市肌理清明,面庞润泽,充满着温暖而可靠的肉感。

”铁凝的笔下有着她时时不敢忘记怀想着的童年北京:青色的石阶,冰凉的感觉,屋顶上随着白大省和”我”跑来跑去的男猫小熊和女猫妞妞。这些都是生命中最温暖的那部分。所以,作为北京的观众,铁凝的文字的轻松中不乏凝重,她强烈关注着白大省那不合事宜的”善良”:从十岁的白大省和”大春”那段不算初恋的初恋到”西单小六”的风流惊艳,再到表妹小玢没心没肺地抢走白大省男友关明羽、白大鸣要换大省的房子,这样的情节滋生开来合情于理,正是由于白大省在事情一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最低的标准,一个忘我的、为他人付出的、让人心酸的低标准。才最终导致后来白大省重新面对郭宏时无限的心酸:在已有一个女儿老婆也离他而去的郭宏眼里,最值他利用惯了的是白大省的”仁义”,这个优点永远超越过白大省的渴求真爱、寻找永远的美丽。从这层意义上看白大省的怨忿和绝望,笔者以为,那是铁凝文字的光芒:在这个物欲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年代,是她再次让我们用一种纯然美好的心情怀想往事追忆纯朴生活中的真挚情怀。”

”就为了她(白大省)的不可救药,我永远恨她。永远有多远?/就为了她(白大省)的不可救药,我永远爱她。永远有多远?/就为了这恨和爱,即使北京的胡同都已拆平,我也永远会是北京一名忠实的观众。/啊,永远有多远啊。”

永远有多远,真爱就有多长。这是铁凝在文字的最后,要我们默默记住的!远大前程读后感

人们说,伟大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吟咏,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履历的增厚而觉愈久弥新。《远大前程》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部煌煌巨制,烛照我们平凡的人生。我们的前程,是否也会因远大而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呢?

皮普是一个孤儿,没读什么书,他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面由他粗俗的姐姐和善良的姐夫养大。他不可能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他觉得能学会姐夫的铁匠功夫就是人生的成功。但是有一天,他觉得他的理想渺小和卑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美丽的富家小姐艾斯黛拉,她成为了他超越的目标。如果不能超越艾斯黛拉,他将永无跟他结婚的希望。可是,她给他的却是羞辱、嘲笑和谎言。皮普的前程很渺茫。

机会来了,有位神秘人物资助皮普去了伦敦,并且进入了伦敦的上流社会圈子。他接受了礼仪交际的教育,有了一些所谓上流圈子朋友,他拿钱挥霍,加入人们认为高不可攀的俱乐部;当然,他还经常去看望他喜爱的艾斯黛拉,并嫉妒和她来往密切的龌龊乡绅。他远离了家乡的姐夫姐姐,他厌恶了那种粗俗的乡村生活,但他又找不到自己在伦敦到底拥有什么。他仍然没能获取艾斯黛拉的芳心。

皮普看到了伦敦的肮脏,听到了闻所未闻的阴谋故事。他也经历了由富有归复贫穷的起伏;更难以接受的是,他高尚的生活竟然是由一个逃犯给他带来。而他深爱的那个遥不可及的女人,竟然就是逃犯的女儿。他失去了财富,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最终流落遥远的东方某国。

远大前程,那个曾经难以企及的高度,如今于皮普的价值与意义何在?皮普的远大前程与其说是对繁华世俗的追求倒不如说他的终极梦想就是那个自小一直萦绕心中的艾斯黛拉。人生的目标其实也就可以这么简单,但是达成这个简单的目标,却差不多耗尽了皮普赖以存活于世的力量和良知。

繁华已逝,铅华落尽,皮普与艾斯黛拉最终重逢,不过都由起点又回到起点。“确实她的青春艳丽已经消逝,然而她那难以言表的端庄华丽,她那难以言表的迷人妩媚却依旧当年。”虽然“夜雾正开始消散,广阔的静寂沉浸在月色之中”,但,他们人生的线条有否交点?也许是的。不过现实远非如此,现实总跟远大前程既非平行,也可能永远没有交点。经常如此;甚至,从来如此。

集体智慧闪光芒

——工作室集中研修听课有感

陈龙美

今日阳光无限好,我们来到了嘉兴三中参加工作室的培训。活动一开始,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高一物理观摩课,课题是”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超重失重”.高林老师用微课引入航天飞机上的失重现象,让学生对失重初步有个感觉。然后让学生动一动,站在台秤上,如何做测得准重力,如何做测不准重力,然后得出台秤上的示数称为视重。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她经常会用到”干得漂亮”“恩谢谢”,很有亲和力。随后小结把视重等于实重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不相等的即为非平衡状态,再得出何为超重,何为失重。在讲解时强调加速度向上是超重,加速度向下是失重。然后让学生思考小孩子站在升降机中的超重失重现象,再提出完全失重的概念。这里我想如果加一个小孩子在滑滑梯上加速下滑的例子是否妥当,让他们联系实际考虑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

然后是做一做的两个经典小实验,将装满水的侧壁有孔的可乐瓶竖直下落,然后竖直上抛,分别观察现象;两本字典中夹餐巾纸。其实这两个小实验我上课的时候也做过,第一个实验演示竖直下落和竖直上抛,我是让班里最高的男生站在凳子上放下来的,时间可以加长一点,也有老师是将水变成有颜色的利于观察。有时候我在想能不能用个装置把瓶子吊起来升高,再下落,保证足够长的观察时间,或者像沈正杰老师讲的一样做个微课,播放慢镜头。当吴老师提出竖直上抛之后何不用斜抛,距离时间都足够,瞬间感叹集体备课的魅力,确实集体对个人帮助很大。第二个实验其实一本字典就够了,只要将餐巾纸夹在后半本书中间,足矣拉破餐巾纸,而且一本字典比较方便(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视频截图)。吴老师特别注重细节,强调其实让字典下落之前,停留5-6s,待学生注意力都集中的时候,再释放,效果会更好。

吴老师又从教材的分析入手让我领会了高手的境界,另外是对课堂思路的分析,高林老师主要采用理论演绎再实验验证的形式,吴老师推崇课改之后在演绎的基础上多引导,探究。同时吴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确很多同学会认为向上运动就是超重,向下运动就是失重,所以他会设计电梯升降的时候突破这个难点,超精准地把握了学情。

每次上一节公开课是费时、费力、费心血的,但是上完之后又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自己的收获也不少。每次听一节公开课,对自己的反省也很多,尤其是听专家评课,是受益匪浅的。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管一个人有才能,集体往往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现实的童话—《窗边的小豆豆》

假如我们可以自建一个乐园,我最需要的是快乐而自信!

---题记

缘起:

平常喜欢记录一些教学上的趣事或者感悟,常有热心的朋友评论和鼓励,所以更加觉得有把自己教学所思所想一直记录下去的必要。身在教师行伍,虽不求能助益他人,若能求得自己的一丝反思与勉励也好。前些日子写了一篇关于儿童画教学散记,偶得家长朋友热心推荐,拾得《窗边的小豆豆》这一本好书,再次做些浅薄的思考。

书是前几日在上海书城买的,还赶上特价的趟。拿到书,给我的印象是封面不怎么好看,一如书架上花花绿绿的装帧,总感觉没有书籍本来的素雅气质,可能这也是商味的出版业带给书本和读者的遗憾吧!但书题后面的一行字,却醒人耳目: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立即觉得有些夸大的意味。

读罢前几页,心里感觉清新爽朗,简单直陈的记叙,细细碎碎的快乐,像极了童话故事,却没有一点梦幻的实实在在,于是有了记叙读下去的欲望。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电台节目主持人、作家黑柳彻子对自己小学校园学习生活的回顾。在书中,作者从一个不被老师喜爱的“特别”学生讲起,带着读者一起回到巴学园,回到特别的电车教室,回到特别的上课方式,结识特别的高桥君、阿泰、美代和泰明,一起听小林老师自编的校歌,一起品尝“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起冒险、露营、游泳,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对于孩子,我们都该做什么:

我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感觉就像在读一本故事书,更像是在听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讲他学习或者生活的种种故事,这种感觉我想应该是为人师者或者为人父母者最真切的感受了。在这里,我不禁发问,或者自问:每当孩子需要向我表达、或者诉说某种情绪的时候,我有真诚的倾听过吗?或许我们都能从书中的角色中“对号入座”。小林老师,特殊校园、特殊课程的设计者,有着欧洲游学归来的开阔眼界,极具耐心的倾听孩子。喜欢说个不停的小豆豆,喜欢上课的时候望去窗外等待宣传艺人的经过,觉得长大了当个售票员或者间谍也不错。永远不会长高的高桥君,喜欢实验的阿泰,得了小儿麻痹症后来去世的泰明,在我们身边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他们典型、特殊,却也快乐、自信、好奇。于是我想,他们在去“巴学园”之前,可能都如“小豆豆”一样,是老师眼里的“特殊”学生,为什么到了巴学园之后,他们会是如此的快乐而自信呢?

人的成长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无论生长环境的优劣、受教育条件的好坏和程度的高低,都不妨碍成长出优秀的人,那么这其中必须要有一个共通点促使这种殊途同归的可能。我想,这也就需要回到教育所应具有的构建快乐和建立自信的本质上来。这样也就不难发现:人的培养的核心就是构建快乐和建立自信。这一点在“巴学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天的课程从最喜欢的科目开始,冒险、游泳、野营、散步无疑都是构建快乐的体验,而为高桥君量身定制的“运动会”则具有建立自信的典型意义。所以我想,无论家长或是教师,所应该思考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几点感想:

一、认真倾听孩子

画画课上,经常有孩子举手,于是蹲在他们的旁边,想听听他们想说什么,有时候孩子会把嘴凑到我的耳边,轻轻的对我说他们天真烂漫的想法,感觉心里备受温暖。然后想起小林老师听小豆豆一整个上午的谈话,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吧!面对孩子,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真诚交流的朋友的心,然后耐心的听,我们才会发现,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

二、爸爸妈妈,请把孩子当“孩子”

在教学中,总会听到随堂的爸爸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怎么画的一点也不圆啊,怎么一点都不像老师画的,怎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横画学了这么久还学不好?”这样的困惑,我想就因为是爸爸妈妈们没有把孩子当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也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不难发现,原来自己画的也不圆,原来学一个横画并不是那么简单,何况是孩子呢!小豆豆的妈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我们发现孩子在别人眼里并不那么好时,所要做的首先是要相信孩子,相信他还只是个孩子,然后才是帮助。

三、多给一些孩子实践学习的引导

又一次和学生谈话,说到“农村”的概念,学生自信满满的和我说他了解农村,我问:“你去过?”他说他去过农家乐。我心里感到实在的遗憾,若说学生没去过不了解其实正常,但由于父母或者师长的错误引导而导致的认知偏颇,确实不该!难怪现在的孩子天真的以为花生是长在树上的呢!或许我们都应该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小林老师安排的一样,好好地让农民“旱田”老师给我们上一堂实践课。所以,引导孩子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发现真实是一种相当必要的务实,这样能满足孩子充满好奇的实践欲望。真正的教育并不只是日常的学校学习,教育者充满着世界的各个领域,农民拥有的真实远非课堂教学老师所能替代的。

我们能为孩子做很多,实际上做起来却非常的盲目,很多时候只是为我们的意识在做。愿所有的教师家长都能用心的倾听孩子、去启发、去帮助,而不是去安排、去设计,把教育回归到构建快乐和建立自信的精神上来!

后记

今天记完这段文字,也完成了孩子妈妈的期望,愿能是一份堪满意的答卷。同时谢谢孩子妈妈的推荐,使我结识了这么一本干净的书。在这里。我所欣喜的是,课后经常有爸爸妈妈和我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真正用心的在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我想,对孩子的真诚用心应该会比什么都重要。希望有心于孩子教育的同仁、朋友、爸爸妈妈多多对教育提些宝贵的意见,哪怕写写心得也未尝不是对教育的一份心意。欢迎爸爸妈妈多多推荐书、多多提建议,受益不谢!

远村读后感篇6

1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010-04-25 15:11:44 归档在 古诗名句(非唐诗)| 浏览 3425 次 | 评论 3 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

远处的村落隐隐约约,村里的炊烟袅袅上升。

[出典]

东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注:

1、《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③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④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⑤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⑥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⑦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⑧荫:荫蔽。⑨罗:罗列。⑩暖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3、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

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4、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归园田居》为陶渊明所作,共有五首。诗人描写了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通篇浑然一体,展示出宁谧和谐之美。在诗人的笔下,田园风光秀美而自然,徜徉于其间的诗人淡泊宁静,志趣高洁。此情此景,构成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最高意趣。

5、纵观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由于其不同的个性、修养、情趣、背景等等,他们抒发感情的方式往往大相径庭,从而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既有如屈子、太白那样借上天入地的超拔的奇想,带有浓郁主观色彩的夸张、形容,使自己的情感直泻而出、喷吐无余的;也有同长吉、义山那样在绮丽繁艳的词彩、曲折深渺的意境中将作者的心思隐约透出的,前者的风格雄奇奔放,后者的风格则曲幽深宛。陶渊明的作品让人读来,又是另有一番味道。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少怀大志,因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极端黑暗,抱负无由伸展,只做了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便辞官归田了。组诗《归园田居》五首,就是诗人四十一岁时辞去任职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归隐后的第二年写下的著名诗篇。刚返归田园,此时诗人的心中该是感慨万千,很不平静的。李白这时唱出的诗句是:“空名束壮士,薄俗异高贤。”(《留别广陵诸公》)“我纵五湖棹,烟涛姿崩奔。??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和。”(《书赠蔡舍人雄》)其愤世嫉俗、摆脱拘束的激情直泻而出,溢于言表。但是,陶渊明的这首诗让人读来,却显得心平气和,从容不迫。诗的前半部,是作者对往事的追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像一个饱经人世沧桑的长者,将他对往事的无限感慨,融入淡淡的言语中,怨与恨对于他来讲,似乎已是很淡漠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中“三十年”据吴仁杰说当作“十三年”。因诗人自太元十八年(393)出任江州祭酒,至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县令为十二年,此诗写于归田的第二年,恰好十三年。开篇即揭示了诗人性格与生活遭遇的矛盾。他本来是一个守拙任性、嗜爱自然的人,偏又误入仕途。时间短暂倒还罢了,而一去竟是十三个年头。反复吟咏,隐隐感到句中包含着一腔势不可遏的激忿之情。十几年的仕宦生活,诗人不知道遇到过多少蝇营狗苟的势利小人;不知目睹过多少长官的作威作福;不知多少次违心地服从上级的差遣;也不知多少次强颜欢笑地送往迎来;行役途中的风霜雨露;对田园生活的彻骨思念,都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痛苦与烦恼。所有这些就像团团烈火时时在胸中翻滚燃烧,一旦摆脱官场生活,便喷薄而出。如此难以抑制的激忿之情,诗人写来却平淡无奇,明白如话。正如苏轼所说:“渊明作诗不多,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表面质朴而实际美丽;看来干枯而内涵却丰富厚实。“寄至味于淡然”正是陶诗艺术上一大特色。有人说陶诗的特点在于“真”,即本色。如上述开头四句,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只是真实地叙说自己出仕以来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深切感受,那心迹的自白,胸怀的袒露是感人至深的。以“尘网”喻仕途,可谓入木三分,其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无以复加,再冠以“误落”二字,更见出诗人悔恨之情。一个“误”字,既充满着对仕途官场的厌弃与否定,又饱含着对往事的无限悔恨与沉痛自责。与“知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辞》)相互参照,越发见出诗人为没在仕途上走得更远、陷得更深而感到庆幸。在一般人汲汲于“招权纳货”、角逐功名利禄的时代,陶渊明独能不苟合世俗,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理想,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下半段,诗人像一位热情的主人,略含夸耀地介绍着身边的园田草舍,鸡狗桃李,而并未直言此时轻松欢喜的心情。但就在这不紧不慢的述说之中、平淡无奇的诗句里面,我们却强烈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浓挚的情感——挣脱笼网,重返自然的欣喜与愉悦。就本诗感情发展线索而言,开篇追悔自身的“误落尘网”,而今得以归耕田园,径直与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七、八两句相衔接岂不自然成韵、顺理成章?然而诗人别具匠心,其间运用传统比兴手法,陡然插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追述往事,颇耐人寻味。恋乡怀土,人情之常。历代不少诗人作家都曾以无限深情歌咏过这一主题:“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其一)“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张协《杂诗》)“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陶渊明以“恋旧林”的“羁鸟”和“思故渊”的“池鱼”自况,用比喻代替抒情,借艺术的暗示力量以抒发当日羁身官场梦想田园的郁闷心情再贴切不过了。语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然界的鸟和鱼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和热爱、向往自由分不开的。陶诗这里的“羁鸟”、“池鱼”则是从事物的反面落笔,秉性酷爱自由的鱼、鸟一旦被囚禁于狭池、牢笼,揪心的烦恼,无穷的怨恨何以忍受?欲以挣脱羁绊复“返自然”的心情该是多么急切啊!关合上文,就越发加深“性本爱丘山”的诗人对“误落尘网”的愧疚与悔恨。“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正是诗人这种心迹的自我披露。“羁鸟”、“池鱼”两句,乍看似觉突兀,细加寻绎,山断云连,与上文是一脉相通的。随着诗人意念的流转,欲归田园而不得的苦闷心情进一步深化。在行文上,仿佛高山流水,骤遇一丘一石,顾盼回旋,波澜顿生,显得格外顿挫有致。曲笔为用,变幻不常,不仅避免行文失之过直,且令读者回味不已。就艺术表现可谓一击两鸣,一箭双雕。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两句伏应转接,承上启下,既收束了“误落尘网”思念田园之苦,又引出下文对田园生活的歌咏。当诗人十二年来饱尝了仕途的忧患,对官场生活极端厌倦的时候,一朝归田,如释重负,身心得以舒展,痛苦精神获得解脱,其心情之愉快是不言而喻的。面对眼前日夜梦想的田园自然景色,诗人这样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方宅茅舍,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极平凡景物,出现于诗人笔下,便含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初读似觉语甚琐屑,反复吟咏,正见出诗人去忙就闲离开官场初回农村时的新鲜、欣快之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详点细数,甚而对一草一木都满含深情,不肯轻易放过,如此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色便足以构成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之诗人融情于物,情景交融,更给读者以身历其境之感。

诗人这里用的是淡笔白描手法。状榆柳桃李,没敷以五颜六色;写狗吠鸡鸣也绝无声态描摹;“远人村”信手以“暧暧”稍作点染;“墟里烟”漫笔用“依依”略加陪饰。虽未泼以浓墨重彩,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村居图。正如陆时雍所说:“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亦流动矣。”(《诗镜总论》)“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同上)意象具足,神情毕现。这里与其说是写景,勿宁说是诗人恬静闲适心境的外化。这里的景物分明带有诗人浓重的理想成分,是现实和想象综合而产生的意中之景。诗人以意写境,以写意为主,而对借以表意的景物本身只是点到而已,就无须再作穷形尽相的描写了。张戒云:此诗“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岁寒堂诗话》)景物的人格化、个性化,使陶诗具有了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巧于斧斤者每病其拙,殊不知这正是陶诗写意传神的妙处,也是他超越同时代及其后来许多诗人的地方。映带下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是那样的清新、淳朴,村居生活是如此静穆、安闲,比之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恰恰构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对田园生活的倾心热爱与赞美,正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与否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结尾依然用比兴,反复玩味极富韵致。它给人一种艰难跋涉后放下重担长舒一口气的轻松愉快之感。其间既凝聚着离开自然的悲苦,也积郁着未返自然时的渴望;洋溢着已返自然的喜悦,也蕴含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决心。照应开篇“性本爱丘山”,正前呼后应,首尾圆合。虽出语平淡,然淡而有味,不仅显示了通篇艺术上的完整性,而且结得清音有余,收到了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其它田园诗有其独特的抒情方式,他不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样痛快淋漓,一任自己感情的倾泻。他是一位睿智诗人,也是一位理性诗人,即便直抒胸臆也总是宕开一步,表现出一定的节制。即以此诗而论,诗人侧重抒发离开官场初归田园的欣喜之情,但他并没专在“喜”字上做文章,甚至通篇连一个喜悦、高兴之类的字眼都没有,只是将身边平凡的景物及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如实地叙写出来,让读者通过浑融完整的意境去品味、咀嚼诗中隽永的意蕴。诗人的抒情不似悬腾飞瀑一泻无余,而像清幽的涓涓泉水从心底缓缓流出。我们依稀在倾听诗人轻轻弹奏自己的心曲,时时拨动自己的心弦,让人感到是那样的自然亲切,平易近人,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归园田居》“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没有丝毫雕琢斧凿之痕,“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陶渊明在此诗中将其自我非常自然地融合入他所叙述和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如同泉水中之甘甜。其作品的独特味道,也就正在于此。这种融情于景,铸我于物的表现方法,是构成陶渊明诗平淡、自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此作家作品中的语言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关系。有些文学作品,尽管作家所选用的题材是相似的,所抒发的感情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的不同,而导致作品艺术风格的迥然相异。该诗中陶渊明所运用的语言,是那么浅显易懂,不见丝毫雕琢痕迹,可以说是通俗到不能再通俗的程度了,确实是在直接用“田家语”在写诗了。这是作者将他的深沉诚挚的感情用非常通俗朴素的词句表达出来的,就好像多年的佳酿,尽管有着沁人的香馥,但看起来却是晶滢透亮,如同清水。我们读其诗,能获得一种朴素的美、自然的美的享受,而且百读不厌,愈读愈觉其隽永。宋代文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邰不疑学士诗卷》)所谓“惟造平淡难”是指诗歌中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且有很大的容量,且具感染力,作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非常困难的。大量出现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蕴意深厚却又明白如话的语言,不仅是“前无古人”的,就是在他身后一千多年的文学史中,也是极为鲜见的。这是陶渊明贡献于中国文学的一条宝贵的艺术经验,也是他的田园诗历久不衰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 中国国学网

6、这两句写乡村远处的村落。因村落在远处,看起来隐隐约约,所以用“暖暖”来形容,“暖暖”即昏暗不明的样子。“依依”是轻柔的样子,村落里的炊烟在微风吹拂下袅袅上升显得很轻柔,所以用“依依”来形容。这里描写的乡村景物很平常,语言也很朴素,但读者却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天然的情趣。宋代苏轼说这几句诗“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则是指它在艺术上自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7、陶渊明的诗句,我最喜欢的是那一联:“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念着它,眼前便活脱脱呈现清丽、淡雅的江南乡村水墨长卷,或清晰,或朦胧,直可以催落母亲的热泪、催动离人的归心。

或许,我们现在最缺少的是幽静宁谧。城市的喧嚣,让我觉得疲惫不堪,于是就梦想过一种简约而不失风雅的生活。在这个可口可乐盛行的年代,我拒绝冒着泡泡的可乐,执意选择一杯苦茶,品过后会由衷的爱上它的味道,没有香甜,没有嫩滑,只有艰涩与平静,却足以享受自己。我希望能放弃紧张的都市生活,选择乡间,臵身其中,会由衷的爱上那份静谧,没有时尚,没有前卫,只有祥和与自然,却足以释放心灵。我的耳朵期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我的眼睛需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我的心向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偷得浮生半日闲”,暂把公务世事臵于脑后,圈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看斜阳伴晚烟,百鸟倦还巢,让如烟的晚霞伴我走过稻田,走进寄托自己的精神家园,挑几本心水闲书,随兴读来,开卷披阅,阖卷遐思。倘若窗外斜风细雨,远处琴音笛韵,那更是最佳意境了。当然还有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绿水幽幽,到乡村的环抱中去探究幸福的感受,人生的真谛,也是一种特别的生活。

“明月松间照,青松石上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们所推崇的生活早已被时代遗忘,但我却梦想重拾那份珍贵,重新回归自然,“闲世人之所闲,忙世人之所闲”。追寻精神的富有、生活的闲适。去寻找一份“暧暧远人村”和“户庭无尘杂”完全可以得兼的闲适和舒心!

可是,我毕竟是俗世凡人,因为这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我的人生还要在这里展开,乡间的生活,或许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而无法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城里的一切诱惑,都是我无法平静的源泉,工作、金钱、物质和精神的各种享受,都是我无法挣脱的枷锁,我是一个被锁住了的灵魂。悲哉!

8、陶渊明的诗句,我最喜欢的是那一联“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念着它,眼前便活脱脱呈现清丽、淡雅的江南乡村水墨长卷,或清晰,或朦胧——白墙黑瓦、村落参差,小桥流水、桨声欸乃,衬上薄暮时分的袅袅炊烟,真可以催落母亲的热泪、催动离人的归心,也痛断了羁旅天涯客的肝肠。然后,这位五柳先生接着吟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每次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到这首著名的作品,我都会故意提一个“刁钻”的问题:“鸡为什么能够在桑树之巅鸣叫?”是因为晋代的鸡会飞吗?还是陶大隐士赋予他笔下的鸡特异的功能?……当然,诗无达诂,怎么解释都不会错。不过,我更愿意姑娘小伙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出句“狗吠深巷中”是写声音,对句“鸡鸣桑树巅”紧承上句,也诉诸于听觉,乃鸡声高过树巅之意。而鸡鸣之声如此清晰,岂非正好反衬出村庄的幽静宁谧?!——往往讲到这儿,学生们莞尔,我亦微笑以应。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对陶靖节先生怀有如此的深情?对这个问题,如果一味奢谈文史的因素则显然缺乏诚恳的态度和实际的意义。或许,答案非常简单:我们现在最最缺少的是幽静宁谧,换言之,我们已经倦于城市的喧嚣繁杂,我们的耳朵期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我们的眼睛需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我们的心向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哪怕,我真的非常怀疑陶先生戴月荷锄所归的那间草屋,其实并非真的“户庭无尘杂”哟!

趁节日闲暇,我也邀约三五好友去往郊外,去寻找一份“暧暧远人村”和“户庭无尘杂”完全可以得兼的闲适和舒心,任自己的思绪飘向将来,相信自己不久可以实实在在地在春天拥有“一畦春韭熟”,到秋来,则可以真真正正地“听取蛙声一片”……

归去来兮!田园不是梦,是一种生活态度。《江南时报》(2007-02-02 第31版)

9、夕阳西下,又一幅画卷呈现在眼前。这时红日西沉,倦鸟归林,家家户户就会炊烟袅袅,村子里一片宁静,这也应了陶渊明的那句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心中念着它,眼前便活脱脱呈现出清丽、淡雅的乡村水墨长卷,或清晰,或朦胧,直可以温暖离人的归心。这时,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端着躺椅,坐在农家小院里,或看报纸,或听音乐,或抚弄着心爱的茶壶,悠闲自得,假如你来到这里,可别忘了在农家小住几晚:尝尝农家饭,享受农家乐,保你乐不思蜀。你一定会因为远离城市的热闹,让自己的心境沉浸在世外桃源里一样。如今,在美丽的文字中,我仿佛又见绚丽的彩虹下,杨家庄那醉人的微笑。在微笑中,它舒展开了,成了一幅自然的田园画卷。若是你已疲惫,若是你想走近陶渊明的内心,就请到农家来。

10、白墙灰瓦,朴素含蓄的典型徽派建筑的房屋,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温婉安静地卧于群山怀抱之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雨后薄雾淡淡地笼罩着天地,烟气如纱仿似梦境一般,整个视野里展示的就是一幅生动立体的写意山水画,宁静淡泊,开阔从容。耳边除了风声几乎安静,偶有几声小孩哭闹或狗吠从某个角落传来,静谧安详。

11、人淡如菊,让每一个日子也如菊一样清新美丽。

远人村,这三个字也是从陶渊明的田园中拈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如今想来,也沾了些野菊味,与《采菊东篱下》的那分心境何等地相似!那一页一页,那字里行间无不缠绵着我对自由恬静生活的深深眷恋,对祥和宁美岁月的深深向往。所以,我珍惜乡下的松声林语,蝉唱蛙歌;珍惜独处时窗外的梧桐细雨,风清夜阑;珍惜庭院里舒适的躺椅;珍惜那张老旧的小木桌;珍惜桌上那杯了无热气的绿茶;珍惜那些随意搁臵的未读完的散文诗集和小说------因为这就是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处处流淌着轻松与随意,浸染着安然与淡泊。

淡如菊,令人记住岁月的芬芳。

而现在的人们多生活在展转的忙碌中,渐渐走进了一种浓稠。渐渐疏远了这份淡泊,忘却了这份淡泊;或者不甘于这份淡泊,难耐于这份淡泊。然而,淡泊是源,是人性生长的基点,是孕育博爱的土地。从而爱生活,爱生命,爱所有的真,善,美,并更加珍惜那稍纵即逝的分分秒秒。试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枚明亮的晴月,能有几折疏朗的青枝?如菊一样淡泊地生活,让菊朴素的香浸透我们生存的每一时刻。

呵,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是一种静止的思考,一种永远的微笑。

人淡如菊,是从容不迫的脚步踏亮人生的路,是闲雅灵巧的手指弹响生命的琴。人淡如菊,将那分纯美给生活,将那缕芳香给亲人,友人,爱人。

12、烟和云一样,无根,无形,无影,空气一样的空灵;流动,漂移,消逝,水一样的质地。像沉在时光和记忆底层的光线,深不可测又难以附着。逝者如云烟,这飘逝的云烟却是有关故乡记忆的缘起。

走进记忆里的村庄,耳边首先传来的是母亲的呼唤,这呼唤多与炊烟有关。饭熟了,回锅的热气还在氤氲,灶膛里的炭火还没有燃尽。猫儿、狗儿嗅着热气聚拢过来,围着小方桌,吐着舌头,尖着嗓子表达着对主人的赞美和生活的热爱。可野脚的孩子还不知在哪个角落里疯跑呢。于是,呼唤在薄薄的暮色中穿行———附带着浓浓的饭香,从每户人家的灶下飘出来,夹杂着被烟呛了喉咙的咳嗽,仿佛有生命的东西,在天空中游荡、飞行、搜寻,它一头牵着母亲的担心,一头拴住孩子颟顸的脚步。在炊烟中,声音和影像交织成一张网,很快就把小小的村庄,柔软而严实地罩住了。

如果是雨天,这炊烟也会湿淋淋的。被淋湿的声音就不会传播很远,懒洋洋地贴着地皮,沿着墙角、树梢和房顶缓缓爬行,一阵风来,便不堪重负一样地折断势头,掉落下来。雨中的呼唤就要增加些力气,雨中的炊烟就有了些委屈和埋怨,雨中的一家人懒在炕头上,享受着短暂的休闲时光。灶间的柴火受了潮,炊烟忽然很大,孩子们忙着拿把扇子驱赶满屋子乱窜的烟气。烟却仿佛来了雅兴,演变着云的形状,用一只翻云覆雨的手,在墙上、屋顶上、窗棂上、门扇上,印象派画家般涂抹着黑糊糊的山水写意。

更多的时候,炊烟是一只不愿出门的鸟。依傍着村庄和田野,耕耘浇灌,等待一年的春种秋收。不

管贫穷还是富裕,炊烟是发酵在坛子里的高粱酒,使贫瘠又艰辛的农家日子变得舒缓而惬意,带着一种诗意的情调和理想的情怀,让鲁莽的汉子也多愁善感起来。

炊烟中的女人们箍着五颜六色的围巾,一身人间烟火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花落花开。炊烟还打着每户人家各自不同的标记,如果仔细分辨,会从或浓或淡的质地,或黑或黄的颜色,或清香或浓烈的气息中,知道锅里煮的是玉米粥、小米饭还是豇豆荞麦米。甚至还会看到粗糙古朴的小饭桌上摆着的几样小菜,以及盘子上面氤氲着的热气。农家日子,仓廪丰实,俱在烟火明灭之间。世界变化快。古朴的村落在历史和现实中逐渐隐退,缭绕其间的炊烟也仿佛一个久远的故事,有些发黄,底片也有些暗淡模糊。可是,这炊烟却是指向故乡的路标,是生长在记忆深处的老树根。就像一个人熟悉了城市生活和现代节奏,却经常会做关于童年和故乡的旧梦,醒来后,沉沉的梦境依然挥之不去。于是,从炊烟开始,厌倦了漂泊,努力地关心一个人,珍惜一种生活。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当我们把手伸进这堆灰烬里面,还能触摸到它的余温。在思想深处,人们堆满柴薪,火焰飞腾中,物质的外壳飘成了丝丝缕缕的炊烟,一路陪伴着大家,从故乡来到异乡,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浮躁归于平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飘过,谁能捕捉到她的暗香?

远村读后感篇7

1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010-04-25 15:11:44 归档在 古诗名句(非唐诗)| 浏览 3425 次 | 评论 3 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

远处的村落隐隐约约,村里的炊烟袅袅上升。

[出典]

东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注:

1、《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③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④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⑤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⑥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⑦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⑧荫:荫蔽。⑨罗:罗列。⑩暖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3、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

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4、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归园田居》为陶渊明所作,共有五首。诗人描写了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通篇浑然一体,展示出宁谧和谐之美。在诗人的笔下,田园风光秀美而自然,徜徉于其间的诗人淡泊宁静,志趣高洁。此情此景,构成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最高意趣。

5、纵观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由于其不同的个性、修养、情趣、背景等等,他们抒发感情的方式往往大相径庭,从而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既有如屈子、太白那样借上天入地的超拔的奇想,带有浓郁主观色彩的夸张、形容,使自己的情感直泻而出、喷吐无余的;也有同长吉、义山那样在绮丽繁艳的词彩、曲折深渺的意境中将作者的心思隐约透出的,前者的风格雄奇奔放,后者的风格则曲幽深宛。陶渊明的作品让人读来,又是另有一番味道。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少怀大志,因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极端黑暗,抱负无由伸展,只做了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便辞官归田了。组诗《归园田居》五首,就是诗人四十一岁时辞去任职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归隐后的第二年写下的著名诗篇。刚返归田园,此时诗人的心中该是感慨万千,很不平静的。李白这时唱出的诗句是:“空名束壮士,薄俗异高贤。”(《留别广陵诸公》)“我纵五湖棹,烟涛姿崩奔。??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和。”(《书赠蔡舍人雄》)其愤世嫉俗、摆脱拘束的激情直泻而出,溢于言表。但是,陶渊明的这首诗让人读来,却显得心平气和,从容不迫。诗的前半部,是作者对往事的追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像一个饱经人世沧桑的长者,将他对往事的无限感慨,融入淡淡的言语中,怨与恨对于他来讲,似乎已是很淡漠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中“三十年”据吴仁杰说当作“十三年”。因诗人自太元十八年(393)出任江州祭酒,至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县令为十二年,此诗写于归田的第二年,恰好十三年。开篇即揭示了诗人性格与生活遭遇的矛盾。他本来是一个守拙任性、嗜爱自然的人,偏又误入仕途。时间短暂倒还罢了,而一去竟是十三个年头。反复吟咏,隐隐感到句中包含着一腔势不可遏的激忿之情。十几年的仕宦生活,诗人不知道遇到过多少蝇营狗苟的势利小人;不知目睹过多少长官的作威作福;不知多少次违心地服从上级的差遣;也不知多少次强颜欢笑地送往迎来;行役途中的风霜雨露;对田园生活的彻骨思念,都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痛苦与烦恼。所有这些就像团团烈火时时在胸中翻滚燃烧,一旦摆脱官场生活,便喷薄而出。如此难以抑制的激忿之情,诗人写来却平淡无奇,明白如话。正如苏轼所说:“渊明作诗不多,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表面质朴而实际美丽;看来干枯而内涵却丰富厚实。“寄至味于淡然”正是陶诗艺术上一大特色。有人说陶诗的特点在于“真”,即本色。如上述开头四句,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只是真实地叙说自己出仕以来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深切感受,那心迹的自白,胸怀的袒露是感人至深的。以“尘网”喻仕途,可谓入木三分,其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无以复加,再冠以“误落”二字,更见出诗人悔恨之情。一个“误”字,既充满着对仕途官场的厌弃与否定,又饱含着对往事的无限悔恨与沉痛自责。与“知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辞》)相互参照,越发见出诗人为没在仕途上走得更远、陷得更深而感到庆幸。在一般人汲汲于“招权纳货”、角逐功名利禄的时代,陶渊明独能不苟合世俗,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理想,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下半段,诗人像一位热情的主人,略含夸耀地介绍着身边的园田草舍,鸡狗桃李,而并未直言此时轻松欢喜的心情。但就在这不紧不慢的述说之中、平淡无奇的诗句里面,我们却强烈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浓挚的情感——挣脱笼网,重返自然的欣喜与愉悦。就本诗感情发展线索而言,开篇追悔自身的“误落尘网”,而今得以归耕田园,径直与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七、八两句相衔接岂不自然成韵、顺理成章?然而诗人别具匠心,其间运用传统比兴手法,陡然插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追述往事,颇耐人寻味。恋乡怀土,人情之常。历代不少诗人作家都曾以无限深情歌咏过这一主题:“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其一)“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张协《杂诗》)“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陶渊明以“恋旧林”的“羁鸟”和“思故渊”的“池鱼”自况,用比喻代替抒情,借艺术的暗示力量以抒发当日羁身官场梦想田园的郁闷心情再贴切不过了。语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然界的鸟和鱼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和热爱、向往自由分不开的。陶诗这里的“羁鸟”、“池鱼”则是从事物的反面落笔,秉性酷爱自由的鱼、鸟一旦被囚禁于狭池、牢笼,揪心的烦恼,无穷的怨恨何以忍受?欲以挣脱羁绊复“返自然”的心情该是多么急切啊!关合上文,就越发加深“性本爱丘山”的诗人对“误落尘网”的愧疚与悔恨。“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正是诗人这种心迹的自我披露。“羁鸟”、“池鱼”两句,乍看似觉突兀,细加寻绎,山断云连,与上文是一脉相通的。随着诗人意念的流转,欲归田园而不得的苦闷心情进一步深化。在行文上,仿佛高山流水,骤遇一丘一石,顾盼回旋,波澜顿生,显得格外顿挫有致。曲笔为用,变幻不常,不仅避免行文失之过直,且令读者回味不已。就艺术表现可谓一击两鸣,一箭双雕。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此两句伏应转接,承上启下,既收束了“误落尘网”思念田园之苦,又引出下文对田园生活的歌咏。当诗人十二年来饱尝了仕途的忧患,对官场生活极端厌倦的时候,一朝归田,如释重负,身心得以舒展,痛苦精神获得解脱,其心情之愉快是不言而喻的。面对眼前日夜梦想的田园自然景色,诗人这样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方宅茅舍,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极平凡景物,出现于诗人笔下,便含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初读似觉语甚琐屑,反复吟咏,正见出诗人去忙就闲离开官场初回农村时的新鲜、欣快之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详点细数,甚而对一草一木都满含深情,不肯轻易放过,如此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色便足以构成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之诗人融情于物,情景交融,更给读者以身历其境之感。

诗人这里用的是淡笔白描手法。状榆柳桃李,没敷以五颜六色;写狗吠鸡鸣也绝无声态描摹;“远人村”信手以“暧暧”稍作点染;“墟里烟”漫笔用“依依”略加陪饰。虽未泼以浓墨重彩,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村居图。正如陆时雍所说:“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亦流动矣。”(《诗镜总论》)“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同上)意象具足,神情毕现。这里与其说是写景,勿宁说是诗人恬静闲适心境的外化。这里的景物分明带有诗人浓重的理想成分,是现实和想象综合而产生的意中之景。诗人以意写境,以写意为主,而对借以表意的景物本身只是点到而已,就无须再作穷形尽相的描写了。张戒云:此诗“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岁寒堂诗话》)景物的人格化、个性化,使陶诗具有了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巧于斧斤者每病其拙,殊不知这正是陶诗写意传神的妙处,也是他超越同时代及其后来许多诗人的地方。映带下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是那样的清新、淳朴,村居生活是如此静穆、安闲,比之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恰恰构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对田园生活的倾心热爱与赞美,正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与否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结尾依然用比兴,反复玩味极富韵致。它给人一种艰难跋涉后放下重担长舒一口气的轻松愉快之感。其间既凝聚着离开自然的悲苦,也积郁着未返自然时的渴望;洋溢着已返自然的喜悦,也蕴含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决心。照应开篇“性本爱丘山”,正前呼后应,首尾圆合。虽出语平淡,然淡而有味,不仅显示了通篇艺术上的完整性,而且结得清音有余,收到了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其它田园诗有其独特的抒情方式,他不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样痛快淋漓,一任自己感情的倾泻。他是一位睿智诗人,也是一位理性诗人,即便直抒胸臆也总是宕开一步,表现出一定的节制。即以此诗而论,诗人侧重抒发离开官场初归田园的欣喜之情,但他并没专在“喜”字上做文章,甚至通篇连一个喜悦、高兴之类的字眼都没有,只是将身边平凡的景物及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如实地叙写出来,让读者通过浑融完整的意境去品味、咀嚼诗中隽永的意蕴。诗人的抒情不似悬腾飞瀑一泻无余,而像清幽的涓涓泉水从心底缓缓流出。我们依稀在倾听诗人轻轻弹奏自己的心曲,时时拨动自己的心弦,让人感到是那样的自然亲切,平易近人,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归园田居》“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没有丝毫雕琢斧凿之痕,“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陶渊明在此诗中将其自我非常自然地融合入他所叙述和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如同泉水中之甘甜。其作品的独特味道,也就正在于此。这种融情于景,铸我于物的表现方法,是构成陶渊明诗平淡、自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此作家作品中的语言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关系。有些文学作品,尽管作家所选用的题材是相似的,所抒发的感情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的不同,而导致作品艺术风格的迥然相异。该诗中陶渊明所运用的语言,是那么浅显易懂,不见丝毫雕琢痕迹,可以说是通俗到不能再通俗的程度了,确实是在直接用“田家语”在写诗了。这是作者将他的深沉诚挚的感情用非常通俗朴素的词句表达出来的,就好像多年的佳酿,尽管有着沁人的香馥,但看起来却是晶滢透亮,如同清水。我们读其诗,能获得一种朴素的美、自然的美的享受,而且百读不厌,愈读愈觉其隽永。宋代文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邰不疑学士诗卷》)所谓“惟造平淡难”是指诗歌中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且有很大的容量,且具感染力,作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非常困难的。大量出现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蕴意深厚却又明白如话的语言,不仅是“前无古人”的,就是在他身后一千多年的文学史中,也是极为鲜见的。这是陶渊明贡献于中国文学的一条宝贵的艺术经验,也是他的田园诗历久不衰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 中国国学网

6、这两句写乡村远处的村落。因村落在远处,看起来隐隐约约,所以用“暖暖”来形容,“暖暖”即昏暗不明的样子。“依依”是轻柔的样子,村落里的炊烟在微风吹拂下袅袅上升显得很轻柔,所以用“依依”来形容。这里描写的乡村景物很平常,语言也很朴素,但读者却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天然的情趣。宋代苏轼说这几句诗“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则是指它在艺术上自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7、陶渊明的诗句,我最喜欢的是那一联:“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念着它,眼前便活脱脱呈现清丽、淡雅的江南乡村水墨长卷,或清晰,或朦胧,直可以催落母亲的热泪、催动离人的归心。

或许,我们现在最缺少的是幽静宁谧。城市的喧嚣,让我觉得疲惫不堪,于是就梦想过一种简约而不失风雅的生活。在这个可口可乐盛行的年代,我拒绝冒着泡泡的可乐,执意选择一杯苦茶,品过后会由衷的爱上它的味道,没有香甜,没有嫩滑,只有艰涩与平静,却足以享受自己。我希望能放弃紧张的都市生活,选择乡间,臵身其中,会由衷的爱上那份静谧,没有时尚,没有前卫,只有祥和与自然,却足以释放心灵。我的耳朵期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我的眼睛需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我的心向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偷得浮生半日闲”,暂把公务世事臵于脑后,圈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看斜阳伴晚烟,百鸟倦还巢,让如烟的晚霞伴我走过稻田,走进寄托自己的精神家园,挑几本心水闲书,随兴读来,开卷披阅,阖卷遐思。倘若窗外斜风细雨,远处琴音笛韵,那更是最佳意境了。当然还有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绿水幽幽,到乡村的环抱中去探究幸福的感受,人生的真谛,也是一种特别的生活。

“明月松间照,青松石上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们所推崇的生活早已被时代遗忘,但我却梦想重拾那份珍贵,重新回归自然,“闲世人之所闲,忙世人之所闲”。追寻精神的富有、生活的闲适。去寻找一份“暧暧远人村”和“户庭无尘杂”完全可以得兼的闲适和舒心!

可是,我毕竟是俗世凡人,因为这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我的人生还要在这里展开,乡间的生活,或许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而无法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城里的一切诱惑,都是我无法平静的源泉,工作、金钱、物质和精神的各种享受,都是我无法挣脱的枷锁,我是一个被锁住了的灵魂。悲哉!

8、陶渊明的诗句,我最喜欢的是那一联“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念着它,眼前便活脱脱呈现清丽、淡雅的江南乡村水墨长卷,或清晰,或朦胧——白墙黑瓦、村落参差,小桥流水、桨声欸乃,衬上薄暮时分的袅袅炊烟,真可以催落母亲的热泪、催动离人的归心,也痛断了羁旅天涯客的肝肠。然后,这位五柳先生接着吟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每次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到这首著名的作品,我都会故意提一个“刁钻”的问题:“鸡为什么能够在桑树之巅鸣叫?”是因为晋代的鸡会飞吗?还是陶大隐士赋予他笔下的鸡特异的功能?……当然,诗无达诂,怎么解释都不会错。不过,我更愿意姑娘小伙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出句“狗吠深巷中”是写声音,对句“鸡鸣桑树巅”紧承上句,也诉诸于听觉,乃鸡声高过树巅之意。而鸡鸣之声如此清晰,岂非正好反衬出村庄的幽静宁谧?!——往往讲到这儿,学生们莞尔,我亦微笑以应。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对陶靖节先生怀有如此的深情?对这个问题,如果一味奢谈文史的因素则显然缺乏诚恳的态度和实际的意义。或许,答案非常简单:我们现在最最缺少的是幽静宁谧,换言之,我们已经倦于城市的喧嚣繁杂,我们的耳朵期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我们的眼睛需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我们的心向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哪怕,我真的非常怀疑陶先生戴月荷锄所归的那间草屋,其实并非真的“户庭无尘杂”哟!

趁节日闲暇,我也邀约三五好友去往郊外,去寻找一份“暧暧远人村”和“户庭无尘杂”完全可以得兼的闲适和舒心,任自己的思绪飘向将来,相信自己不久可以实实在在地在春天拥有“一畦春韭熟”,到秋来,则可以真真正正地“听取蛙声一片”……

归去来兮!田园不是梦,是一种生活态度。《江南时报》(2007-02-02 第31版)

9、夕阳西下,又一幅画卷呈现在眼前。这时红日西沉,倦鸟归林,家家户户就会炊烟袅袅,村子里一片宁静,这也应了陶渊明的那句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心中念着它,眼前便活脱脱呈现出清丽、淡雅的乡村水墨长卷,或清晰,或朦胧,直可以温暖离人的归心。这时,劳作了一天的人们端着躺椅,坐在农家小院里,或看报纸,或听音乐,或抚弄着心爱的茶壶,悠闲自得,假如你来到这里,可别忘了在农家小住几晚:尝尝农家饭,享受农家乐,保你乐不思蜀。你一定会因为远离城市的热闹,让自己的心境沉浸在世外桃源里一样。如今,在美丽的文字中,我仿佛又见绚丽的彩虹下,杨家庄那醉人的微笑。在微笑中,它舒展开了,成了一幅自然的田园画卷。若是你已疲惫,若是你想走近陶渊明的内心,就请到农家来。

10、白墙灰瓦,朴素含蓄的典型徽派建筑的房屋,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温婉安静地卧于群山怀抱之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雨后薄雾淡淡地笼罩着天地,烟气如纱仿似梦境一般,整个视野里展示的就是一幅生动立体的写意山水画,宁静淡泊,开阔从容。耳边除了风声几乎安静,偶有几声小孩哭闹或狗吠从某个角落传来,静谧安详。

11、人淡如菊,让每一个日子也如菊一样清新美丽。

远人村,这三个字也是从陶渊明的田园中拈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如今想来,也沾了些野菊味,与《采菊东篱下》的那分心境何等地相似!那一页一页,那字里行间无不缠绵着我对自由恬静生活的深深眷恋,对祥和宁美岁月的深深向往。所以,我珍惜乡下的松声林语,蝉唱蛙歌;珍惜独处时窗外的梧桐细雨,风清夜阑;珍惜庭院里舒适的躺椅;珍惜那张老旧的小木桌;珍惜桌上那杯了无热气的绿茶;珍惜那些随意搁臵的未读完的散文诗集和小说------因为这就是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处处流淌着轻松与随意,浸染着安然与淡泊。

淡如菊,令人记住岁月的芬芳。

而现在的人们多生活在展转的忙碌中,渐渐走进了一种浓稠。渐渐疏远了这份淡泊,忘却了这份淡泊;或者不甘于这份淡泊,难耐于这份淡泊。然而,淡泊是源,是人性生长的基点,是孕育博爱的土地。从而爱生活,爱生命,爱所有的真,善,美,并更加珍惜那稍纵即逝的分分秒秒。试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枚明亮的晴月,能有几折疏朗的青枝?如菊一样淡泊地生活,让菊朴素的香浸透我们生存的每一时刻。

呵,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是一种静止的思考,一种永远的微笑。

人淡如菊,是从容不迫的脚步踏亮人生的路,是闲雅灵巧的手指弹响生命的琴。人淡如菊,将那分纯美给生活,将那缕芳香给亲人,友人,爱人。

12、烟和云一样,无根,无形,无影,空气一样的空灵;流动,漂移,消逝,水一样的质地。像沉在时光和记忆底层的光线,深不可测又难以附着。逝者如云烟,这飘逝的云烟却是有关故乡记忆的缘起。

走进记忆里的村庄,耳边首先传来的是母亲的呼唤,这呼唤多与炊烟有关。饭熟了,回锅的热气还在氤氲,灶膛里的炭火还没有燃尽。猫儿、狗儿嗅着热气聚拢过来,围着小方桌,吐着舌头,尖着嗓子表达着对主人的赞美和生活的热爱。可野脚的孩子还不知在哪个角落里疯跑呢。于是,呼唤在薄薄的暮色中穿行———附带着浓浓的饭香,从每户人家的灶下飘出来,夹杂着被烟呛了喉咙的咳嗽,仿佛有生命的东西,在天空中游荡、飞行、搜寻,它一头牵着母亲的担心,一头拴住孩子颟顸的脚步。在炊烟中,声音和影像交织成一张网,很快就把小小的村庄,柔软而严实地罩住了。

如果是雨天,这炊烟也会湿淋淋的。被淋湿的声音就不会传播很远,懒洋洋地贴着地皮,沿着墙角、树梢和房顶缓缓爬行,一阵风来,便不堪重负一样地折断势头,掉落下来。雨中的呼唤就要增加些力气,雨中的炊烟就有了些委屈和埋怨,雨中的一家人懒在炕头上,享受着短暂的休闲时光。灶间的柴火受了潮,炊烟忽然很大,孩子们忙着拿把扇子驱赶满屋子乱窜的烟气。烟却仿佛来了雅兴,演变着云的形状,用一只翻云覆雨的手,在墙上、屋顶上、窗棂上、门扇上,印象派画家般涂抹着黑糊糊的山水写意。

更多的时候,炊烟是一只不愿出门的鸟。依傍着村庄和田野,耕耘浇灌,等待一年的春种秋收。不

管贫穷还是富裕,炊烟是发酵在坛子里的高粱酒,使贫瘠又艰辛的农家日子变得舒缓而惬意,带着一种诗意的情调和理想的情怀,让鲁莽的汉子也多愁善感起来。

炊烟中的女人们箍着五颜六色的围巾,一身人间烟火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花落花开。炊烟还打着每户人家各自不同的标记,如果仔细分辨,会从或浓或淡的质地,或黑或黄的颜色,或清香或浓烈的气息中,知道锅里煮的是玉米粥、小米饭还是豇豆荞麦米。甚至还会看到粗糙古朴的小饭桌上摆着的几样小菜,以及盘子上面氤氲着的热气。农家日子,仓廪丰实,俱在烟火明灭之间。世界变化快。古朴的村落在历史和现实中逐渐隐退,缭绕其间的炊烟也仿佛一个久远的故事,有些发黄,底片也有些暗淡模糊。可是,这炊烟却是指向故乡的路标,是生长在记忆深处的老树根。就像一个人熟悉了城市生活和现代节奏,却经常会做关于童年和故乡的旧梦,醒来后,沉沉的梦境依然挥之不去。于是,从炊烟开始,厌倦了漂泊,努力地关心一个人,珍惜一种生活。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当我们把手伸进这堆灰烬里面,还能触摸到它的余温。在思想深处,人们堆满柴薪,火焰飞腾中,物质的外壳飘成了丝丝缕缕的炊烟,一路陪伴着大家,从故乡来到异乡,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浮躁归于平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飘过,谁能捕捉到她的暗香?

推荐访问:读后感 远村行走读后感 《远村》 远远的村庄读后感 远村的作者 远村诗歌 远村行走散文 遥远的村庄读后感200 远村诗人 遥远的村庄读后感200字